陌生的荣耀

陌生的荣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查尔斯·马什 Charles Marsh,“没有一个想要认识朋霍费尔的人可以绕过查尔斯·马什的书。”(朋霍费尔密友贝特格语)。作者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亚市,毕业于戈登学院、哈佛大学以及弗吉尼亚大学。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宗教研究教授,是德国洪堡大学朋霍费尔研究问题访问教 授,2010年美国古根海姆奖获得者。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 查尔斯·马什
出品人:
页数:653
译者:徐震宇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8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1605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朋霍费尔 
  • 神学 
  • 伦理学 
  • 宗教 
  • 历史 
  • 查尔斯·马什 
  • 基督教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没有一个想要认识朋霍费尔的人可以绕过查尔斯·马什的书。”

这是迄今为止迪特里希·朋霍费尔最为全备的传记,他被称为德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二战时期屈指可数的清醒者,影响至今的思想家,他先知性地预见了欧洲的今天。通过首度解密的大量资料、精致的细节处理、冷静且深情的笔触,作者为我们描绘出朋霍费尔生动的一生以及他深邃的思想。举国纳粹化的狂潮下,作为一位德国知识分子、神学家,未随波逐流,且实际参与了暗杀希特勒的计划之中,最后殉难。查尔斯·马什为我们捕捉到了这位在欧洲最黑暗时期仍然持守真理之人的一生。从他在柏林顶尖学府的求学生涯,到他在美国思想发生的转变,以及他放弃前途,因为对真理的跟随再次返回德国。我们见证了他对真理的执著。当他选择站在犹太人这边时,他是站在了整个纳粹德国国家权力以及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对面。人性中的瑕疵,内心里的挣扎,作者带我们认识了一位真实且复杂的人,也带我们走上了这条陌生的荣耀之路。他和我们是有一样性情的人,一样沉重的肉身,一样的怕与爱。他留给我们一系列看似简单,却无比重要的问题,拷问着我们的良心去回答:人之为人,其意何如?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整本书还有好多俏皮话,随便举几例。第96页:“朋霍费尔在山顶给母亲写了封信,说他正在等魔鬼,不过还没有等到。”传主是位无比敬虔的基督徒,魔鬼又岂敢拜访这位朋霍费尔先生?第383页:“巴特在瑞士度过了职业生涯剩余的时日,陪伴在身边的,有他极度忠诚的妻子尼莉,还有美...  

评分

如果柏林城里还有一个义人 云也退 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坐落在赫茨尔山上,馆外有一片矮树林,取名“Garden of the Righteous”——正义者花园。正义者,确切的定义是,在大屠杀和二战期间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过犹太人的非犹太人,也就是说需要同时满足好几个条件,才能在...  

评分

朋霍费尔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的学识和精神、坚定和智慧,如一道亮光,在一个黑暗和混乱的时代,照耀着世人。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基督教(尤其是新教)提供给这个世界的代表人物,似乎越来越多地取了商人的形象,要么是跨国公司老板式的牧者,要么干脆就是跨国...  

评分

何怀宏先生在中文版序言里说:“感谢中文译者精心的工作和流畅的翻译”,看看整本书,也能体会到译者徐震宇先生的确是个高手。而且我还注意到,徐震宇先生《译后记》落笔时间是今年2月7日,而传主朋霍费尔的诞生日是1906年2月4日,也就是说在传主诞生110周年之际,译者也译完了...  

评分

朋霍费尔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的学识和精神、坚定和智慧,如一道亮光,在一个黑暗和混乱的时代,照耀着世人。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基督教(尤其是新教)提供给这个世界的代表人物,似乎越来越多地取了商人的形象,要么是跨国公司老板式的牧者,要么干脆就是跨国...  

用户评价

评分

“他【朋霍费尔】保持了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的纯洁:由优雅和学识造成的直觉足以理解美与善,这些范畴在古典时代被视为超验领域。” 朋霍费尔将咏唱《诗篇》视为属灵的生活的日课。

评分

连续读了两本朋霍费尔的传记,这两本的写作风格迥异,有时间建议都读一下。如果只能选一本,建议不了解基督教的读《朋霍费尔》,比较了解的读这本。

评分

2017已读08。决定版朋霍费尔传记,作者走访了几乎所有朋霍费尔生活、旅行、工作过的地方,收集了大量一手档案,巨细靡遗地再现了他的一生,既揭示出他在思想上的诸多转折点,也还原了一位出身高贵、喜好美食华服、脾气暴躁、举止优雅的德国路德宗青年神学家的形象。

评分

总是喜欢他身上那些不像基督徒的段落:出生于整个德国最高等的文化圈,至青年尾声依然携带的优越感,穿衣讲究,在外地衣服脏了都寄回家里洗涤再邮寄回来,去巴塞罗那赴任时一拖再拖。是那个时代的德国人,身上总有民族主义的印痕,不论是后来寻求英国对纳粹内部反对派支持时依然天真地期望保留德国领土完整,或者对柏林奥运会那种激动又厌恶的心情,都可见这种徘徊。但每每读到他因为曾拒绝为自己妹妹的公公,一个犹太基督徒,主持葬礼而痛苦到人生的末尾,在1933年疑虑认信教会过于关注教会纯洁而非犹太人的受苦,1938年主张所有犹太人应被作为圣约中的儿女被接纳,还是太过动容。他生在新教自由主义神学和巴特的正统神学之间,一直在做的却是让神学适应其历史处境和此时此地的责任,并坚持这是一种道德的必要性。这本传记写法比较有凡人感。

评分

现有朋霍费尔传记中最好的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