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与晚期罗马的语言活动与宗教翻译

魏晋六朝与晚期罗马的语言活动与宗教翻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蒋哲杰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CNY 6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7539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翻译史
  • 翻译
  • 中西关系
  • 魏晋六朝
  • 晚期罗马
  • 语言活动
  • 宗教翻译
  • 文化交流
  • 历史语言学
  • 比较文化
  • 宗教研究
  • 古典文献
  • 中西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魏晋六朝和晚期罗马是中西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变迁与整合期,而崛起中的佛教与基督教则是其中的亮点。在大致相仿的时间段和历史背景下,两大宗教的翻译传播有何特征与共性?这正是本书所关注的问题。从文化史角度看,佛教与基督教不仅要通过文本翻译实现语言的转换,更要通过注疏、阐释和创作等一系列语言活动进行思想文化体系的跨文化移植,在新环境中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融合。研究据此线索,围绕注经、解经、立经等活动开展中西对比,探究这些活动的形式、内容及观念与译事、译文和译观的相互作用,对这段文化翻译史做出新的解读。本书适用于翻译、语言、历史、宗教、哲学、传播等领域的学者和读者,也可作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使用。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蒋哲杰,男,1983年生于上海,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史。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解题与缘起
一 跨文化发展
二 语言/翻译活动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现状
二 本研究的理论特征
三 研究方法的相关说明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 研究内容的相关说明
二研究内容概述
第二章 注经:理解与传承
第一节 宗教经文的注疏活动
一 佛经注疏活动
二 基督教的字面解经派
第二节 从注疏到释经学
一 作为综合性模式的儒经义疏
二 圣经注疏与基督教释经学的形成
三 文化发展与注经的互动
第三节 注疏的翻译意义
一 加强对语言问题的重视
二 加强对“本”的重视
三 提升经本的权威性
四 提高理解能力
五 提高语言运用与语言研究能力
六 语言研究的进步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三章 解经:阐释与接纳
第一节 中西解经活动与解经观的发展线索
一 玄学解经观的演变与解经语言的发展
二 圣经阐释与解经学的发展
第二节 解经的文化会通性:“得意忘言”与“寓意解经”
一 两种解经法的共性
二 两种解经法的差异
第三节 解经的翻译意义
一 佛教解经的翻译意义
二 道安的释经与翻译
三 罗马的语言活动与翻译
四 哲罗姆的释经与翻译
五 阐释型的翻译制度
第四章 译经:转换与交融
第一节 译学萌芽:道安与奥利金的经本研究
一 道安早年的经本整理与研究
二 奥利金的经本整理与研究
三 经本研究的翻译史意义
第二节 理论家的思考:道安与奥古斯丁
一 道安对“失本”问题的纠结
二 奥古斯丁的综合思考
三 道安与奥古斯丁的异同
第三节 实践者的观点:鸠摩罗什与哲罗姆
一 鸠摩罗什的翻译观
二 哲罗姆的翻译观
三 鸠摩罗什与哲罗姆的译文中心观
第五章 立经:整合与确立
第一节 文学演进与语言新格局的形成
一 魏晋六朝的文学繁荣与佛教文学的锦上添花
二 罗马晚期的文学衰落与基督教文学的雪中送炭
三 两种文学格局的比较
第二节 语言文质之争:崇文还是抑文
一 佛教汉语的文质之争
二 基督教拉丁语的文质之争
三 文质之争的内涵与意义
第三节 宗经语言观与立经的文化意义
一 语言本体观:真道为文本
二 语言道德观:善用尽文德
三 语言修辞观:和美显文质
四 语言变体论:文以载道的实践体系
五 关于立经的思考
第六章 结语
一 研究小结
二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西文人名与书名对照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