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中國人文詮釋學:“生活世界”與“意義詮釋”
序言“話語”、“詮釋”與“道”:中國人文詮釋學之建構
第一章人文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異同
一、科學指的是經由嚴格、閤理的程序步驟而構成的係統性學問
二、整個學問和文化傳承之間要有連結
三、人文是以人為本,以文為末,以本貫末
四、人文學的目的在於讓人能安身立命
五、從人文學的特質去解析,展開入文學的態度、方法,達到最終目的
六、自然科學理解世界是“主體對象化”的理解,是“我與它”的關係;人文學則是“生息互動感通”的理解,是“我與你”的關係
七、自然科學與人文學二者態度的誤用産生不相應的結果
八、人文學客觀性的證實來自大傢心靈上的共同認定;自然科學客觀性的證實來自於它的運作的可重復性
九、人文學與自然科學的目的都在正德、利用、厚生,而人文學的重點在正德,自然科學的重點在利用、厚生
十、“熟者使生,生者使熟”,讓熟悉的東西迴到陌生再去瞭解
十一、人文學和自然科學的區分在於人對自由的渴求、人也會墮落
十二、從無明到超越——仁心的凸顯
十三、價值的挺立——人文學建構的基礎
十四、理念的追求——人文學的核心
十五、生命的感通互動——方法的進入
十六、問題與討論
第二章方法、方法論與方法論意識——兼及中西哲學之比較的一些問題
一、哲學是智慧的開顯和對真理的追求
二、“方”是具體解決問題的技術,“法”是普遍而客觀的形式法則
三、方法不是萬能,所有的方法都與人內在的心靈相關
四、“加上‘科學’就很科學”,是對學問、方法的一種迷思
五、自然科學的特點在於“攝質歸量”,人文科學的特質是“由量返質,以質為本”
六、方法論的涵義及層次:“方法”、“方法論”、“方法論意識”
七、方法是多元而一統,統攝於“道”
八、道是宇宙萬有一切化育、一切存在之源
九、東方哲學的連續與西方哲學的斷裂問題
十、方法的最高境界:知幾其神乎
十一、“道”統攝方法論,下及於經驗世界
十二、方法、方法論、方法論的最終目的:體悟學問之道
十三、做學問能熟,自然能知幾其神乎
十四、真正的生命是內在生命位階的自我理解和體會
十五、方法論意識是一隱含生命心靈深處的指嚮
十六、方法論意識的最高境界,可以“上通於道,下達於明”
第三章人是世界的參贊者、詮釋者
一、華人文化傳統裏的天、地、人
二、華人文化傳統裏的理想嚮度:內聖與外王
三、西方的哲學主流傳統:人是理性的動物
四、中國的重德傳統和西方的理智傳統
五、西方的神秘主義傳統和中國的生息感通的傳統
六、西方近代哲學的基礎性坐標:我思故我在
七、啓濛時代:西方理智主義傳統的轉嚮
八、西方的現代性起源:外顯的理智主義傳統
九、中國的人文主義和西方的人本主義
十、“覺知”是從“意識之前”到“意識所及”的過程
十一、“覺知”不隻涉及方法論,而且是存有論的問題
十二、穿破錶象、覺知實象,即此實象即是本體
十三、“氣”聚而成“質”,“質”構而成“形”,論其形而成器
十四、“仁”是存在的道德真實感,是一根源性的、實存的、感通的關係
第四章語言:存有之道落實於人間世的居宅
一、東西方文化形態異同的區彆
二、通過話語係統,以參贊、詮釋世界
三、從“不可說”到“可說”,而“說齣”對象
四、話語的異化與人的意趣、利益、趨嚮、貪取密切相關及其消解之可能
五、“語言”使對象從主體脫離齣來成為決定瞭的定象,因而也漸離瞭“道宅”
六、尊道而貴德:迴溯到存有之道本源,重視內在的本性
七、通過後設的語言活動去反省語言活動的異化與限製
八、道傢不隻是主觀境界的形而上學,而是一存有的治療學
九、“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佛教的治本之道
十、道通為一:“道”與“言”互藏以為宅
十一、學問要旁通、要統攝,要真積力久則入
十二、儒傢強調“剋己復禮為仁”,道傢則強調“尊道而貴德”
十三、儒傢強調人文的自覺,道傢強調歸返自然;道傢具有解構與瓦解的力量
第五章道(存有):語言調適而上遂的本源
一、“道與言”:道顯為象、言以定形
二、“道與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三、“迴溯於道,下返於形”:存有論的迴歸與知識論的論定
四、語言的異化、拖曳衍生嚴重的“倒反”狀態,即“亡其宅”的狀態
五、語言如何經由“遮撥”、“遣除”、“治療”的過程,調適而上遂於道
六、“迴溯於道”不是話語脈絡逐項的遞進,而是話語的撤除與異化的療治
七、“上遂於道”、“心凝形釋”:異化的剋服
八、中西方哲學觀點的異同:“無言之境”與“話語之源”
九、中西方哲學“天道論”、“心性論”與“存有論”、“知識論”的異同
十、“生命與價值的一緻性”與“存在與思維的一緻性”之對比
第六章詮釋的層級:道、意、象、構、言——關於哲學解釋學的一些基礎性理解
一、“說明”是外在因果的錶述,“解釋”是內在理由的闡發
二、理論邏輯次序之先後,重點在於“內在的契入理解”;時間曆程次序之先後,重點在於“實際行動的進程”
三、進行解釋時,理論邏輯之次序與時間曆程之次序,是一體的兩麵,有一種互動關係,即所謂“解釋學的循環”
四、詮釋的層級——第一層:“言”(語句的記憶);第二層:“構”(結構的把握)
五、詮釋的層級——第三層:“象”(想象的發揮);第四層:“意”(心靈的指嚮)
六、詮釋的層級——第五層:“道”(總體的根源)
七、學問之道:需先穿透語言、文字的遮蔽,上通於道,再由道而開顯
八、“詮釋”是站在某個“視點”展開的理解活動,再給齣一套語言文字符號的建構
九、學問須見“道”:因而通之,皆可以造乎君子之道
十、由“技”進乎“道”——學問不能停留在“語句、結構”層次,要到達“道”的層次
十一、因道而開顯——王夫之“造乎其道”的詮釋學
十二、結語:跨過“語句”的層次,而直接到達“道”的層次
……
第七章“言”與“默”:從“可說”到“不可說”
第八章“建構”、“瓦解”與“開顯”——一個東西方哲學對比的觀點
附錄一:“存在覺知、話語建構及其瓦解”之問題討論
附錄二:後新儒學的建構之一——以社會正義論為核心的儒學詮釋
附錄三:當代中國哲學思維嚮度之理論反思
問題與討論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