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约翰逊:生于1946年,美国昆虫学家,比较宗教学及意识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因其在分类学,进化学以及生态学上的突出贡献(特别是蝴蝶研究)而闻名于科学界。著述颇丰,他的著作《纳博科夫的蝴蝶》曾于2000年入选华盛顿邮报“十佳科学图书”。
史蒂夫•科茨:专职作家,纽约时报记者。
鳞翅目分类学是蝴蝶和蛾类研究的科学分支,该领域拥有漫长而辉煌的历史和传奇人物。然而对于鳞翅目分类学家,事实上甚至对于大多数昆虫学家而言,他们的名声仅在一个由科学家和收藏家们组成的充满激情的圈子里传播,极少为外界所知。
《纳博科夫的蝴蝶》为读者展现了文学家纳博科夫鲜为人知的侧面——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鳞翅目分类学家,一生投身于南美蓝灰蝶研究。本书全景回顾了纳博科夫所作的蓝灰蝶分类学研究,并通过大量详实的材料,以生动的笔法讲述了纳博科夫的“双L人生”(一个L代表文学[Literature],另一个L代表鳞翅目昆虫学[Lepidoptery])。
此外,为更加全面地展现纳博科夫的研究成果及其在蓝灰蝶分类学领域的深远影响,本书作者还细述了许多支继承納氏遗志的探险队,他们为验证、完善纳博科夫的蓝灰蝶研究,亲身前往拉美人迹罕至的丛林与高山进行科学探索。得益于纳博科夫以及后继者们的努力,人类对于蓝灰蝶的认识愈发清晰,蓝灰蝶分类体系愈发成熟。
至今,纳博科夫的博物学家的身份在国内很少被人提起,也鲜有人对此进行相关讨论。通过此书,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文化、科学与艺术之关系,品读纳博科夫激荡不平凡的科学人生。
纳博科夫在此领域确有洞见,但全书好像隆重了,太厚且不吝谀辞,适合发上来的没多少。有些“华尔街新闻体”或报告文学(迟群/梁衡)的味道。 作为“博物学”出版物,摘一段《普宁》中写贵族高中里的雷克老师吧: (雷克和谢德是纳博科夫献给美国的两个最光辉的形象...
评分刘浪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图书事业部编辑)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对西方文学感兴趣的读者,相信都知道这句经典的开场白出自《洛丽塔》——俄国文学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然而,几乎鲜有人知道纳博科夫...
评分纳博科夫在此领域确有洞见,但全书好像隆重了,太厚且不吝谀辞,适合发上来的没多少。有些“华尔街新闻体”或报告文学(迟群/梁衡)的味道。 作为“博物学”出版物,摘一段《普宁》中写贵族高中里的雷克老师吧: (雷克和谢德是纳博科夫献给美国的两个最光辉的形象...
评分我们在一线科研早已“和世界接轨”甚至“赶超欧美”的时代重提博物是为哪般?我们和世界接轨的其实只是某些实验室的某些设备和实验,而博物更像是一种精神:对身外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但又能严肃客观、脚踏实地去认知理解。这样的品格和这样的精神恰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所欠...
评分刘浪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图书事业部编辑)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对西方文学感兴趣的读者,相信都知道这句经典的开场白出自《洛丽塔》——俄国文学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然而,几乎鲜有人知道纳博科夫...
对我来说足够好看了。就感觉,研究纳博科夫本人,就是一种比较文学研究
评分纳博科夫粉丝前来报到
评分纳博科夫粉丝前来报到
评分博物相关,围绕纳博科夫所作的研究和其学术影响,记录一些鳞翅目分类学的轶事。断断续续十个半月终于读完了, 无数次出现的Nabokov终于纠正了我关于博纳科夫的多年误读。坦白说就连洛丽塔我也只是看过电影而已,因为讨厌畸恋而对这个人和相关的一切都厌恶抗拒,但是这本书非常拉好感,可能以后会慢慢多了解一点纳博科夫的作品吧。
评分博物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学。捕蝴蝶往往比我们想想得还要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