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奇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精英政治如何影响经济绩效和资源分配。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y, China Economic Review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刘明兴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在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Comparative Politics、China Quarterly、《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本书选取民营经济极为发达、中国*富裕的省份之一浙江作为分析对象,在考察了1949年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逻辑之后,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地方政治精英在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政治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地方政治精英出于自身政治利益*大化而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全书共分7章。书中的逻辑不仅能够分析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性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章奇, & 刘明兴. (2012). 民营经济发展地区差距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来自浙江省的证据. 世界经济, (7), 142-160. 刘明兴, 张冬, & 章奇. (2015).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起源: 以江浙两省为例. 管理世界, (3), 34-50. 刘明兴, 张冬, 史宗翰, & 祝猛昌. (2015). 中国...
评分本书给我带来的其中一个思考,是关于“晋升锦标赛”理论的。周黎安提出的,上层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下层官员晋升之评判标准,进而激励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虽然自发表之日起便受到许多抨击,统计学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其优势在于简明直接,且为政府所喜。有另外一些理论认为地方...
评分 评分逻辑清晰,角度独特
评分很有启发
评分本书视角新,解释逻辑缜密,一头一尾的分析很有力度。事实上,中国共产革命最后的胜利大致属于自北向南的征服,南方各省的干部也基本上都是南下干部。长征干部出将入相执掌中央大权,抗日根据地干部(外加部分北方局系统的白区干部)和北方南下干部镇守四方,由此所形成的权力结构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章奇和刘明兴两位的这部作品算得上是这一领域的拓荒之作。
评分全书的理论框架很简单,就一个核心观点/假设—但这个假设本身很有意思。书中对各阶段政治运动的概括和对应的许多材料(尤其是对基层政治生态的描写),对通过统一标准叙事认知这段历史的人来说,非常新鲜、同时具有破坏式的启发性。
评分近年来最好的中国政治经济著作,作者以浙江民营经济的奇迹为解释对象,探究私营企业发展的政治基础。核心逻辑:边缘化的政治精英无法获得上级青睐,因而选择从更基层的力量中获得支持,提升自己的政治生存概率。作为交换,政治精英承诺不剥夺和没收其潜在支持者的财产,对其投资及其收益予以承认并进行保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