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埃尔温·薛定谔编著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的问题。本书最后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研究的背景材料。
恐怕难再有在诺奖级的学术水平之上架设生物和物理的桥的人了. 让我惊异的另件事是新世纪国内科普书中流行的染色体基因等知识,其实在1944年就已有了如此信达雅的介绍,以至于放到今天仍能轻取畅销书行列. 大的insight就是来联系不同领域的.本书把生物,量子力学,熵,自由意志等有机...
评分负熵只是猜想,一些事实它也解释不了,薛定谔自己对此都犹豫不决,其实这种观点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在于它十分大胆、新颖,几乎可以说是对思想的强烈冲击,它对内心的震撼甚至超过观点本身。 我倒觉得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那个著名的、里程碑式的观点——遗传密码子,它几...
评分非常非常值得一读,如果对生命做过思考,如果对思维和意识感到好奇,这本书开启了一扇窗。拿到书之后立刻读了一半,只需要基本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知识就可以读,同时把这三门知识从生命的角度串到了一起,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唯独翻译实在是太差,另外有些知识已经过时,...
评分对本书的常见误解有如下几种: 1、将全书的精髓归结为“负熵”一说 2、过度拔高“负熵”一说 3、批评此书翻译太差 我本文的目的就是批驳上述几种看法 在中国,薛定谔这本小书之所以出名,“生命赖负熵为生”一说之所以出名,赵凯华功不可没。赵凯华凡提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凡提...
评分看完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久久不能释怀。 其实前半部分《生命是什么》有一点让我失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看之前对这篇演讲的概念莫过于那句“生命以负熵为生”,然而看完后对这篇演讲的理解仍然是这句话。偶尔几句灵感闪现的妙笔,现在也全无映象。很重要的原...
还是不懂
评分有些地方读不懂,可能知识层次还够不到,翻译也有些问题,换个版本看看
评分4.23世界读书日 薛定谔真牛,生物和哲学最终都用量子物理解释
评分第一部分让人看起来很感兴趣,非常想不断问下一个为什么,可惜没人解答,即使有人及时作答,恐怕答案也超出了理解范围。第二部分,换个角度,会有很多平时根本意识不到的恍然开解~虽然有太多的理论和科学家的名字看过之后都不能熟记,但不影响对他们的敬佩~总之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评分比较难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