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朱幼棣 纪实文学 环境保护 后望书 人文 社会学 后浪
发表于2025-02-25
后望书(最终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破坏、消失、毁灭、倒塌、湮没……
为何我们的经济建设
一直伴随着这样沉重的词汇
这是决策的失误,管理制度的缺陷,还是人的短视?
朱幼棣生前的沉郁反思
后望,是为了前瞻。
...................
※编辑推荐※
“一个行将‘绝种’的文人,记下数段行将绝迹的风景,留下行将绝唱的浩叹,这大抵就是《后望书》了。”
这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于时代匆促的步伐中,回望历史破碎之处,反思、诘问那些我们人为造成的历史断裂。他以士大夫般家国天下的济世情怀,留下一曲沉郁绝响。
...................
※内容简介※
一些经典的历史风景正在冷漠中远去,然而总会有人记起。
走在漫漫的路上,我们随同作者,回望。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古战场,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
回望在岁月风雨中渐渐湮灭的文化古镇。
回望曾经的长安街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
回望奉节——已经沉入长江底的历史文化名城。
回望朔风中的阳关和夕阳下的唐代玉门关。
回望曾经的敦煌,祁连云重,远山雪飘,曾经的“塞外江南”变得颓败、萧条。
再走进干涸了的居延海……
无数山川的变迁,半个世纪的风雨。中国工业化所走过的曲折艰难的历程,我们民族所付的沉重的代价,作者一一思考和分析。
——这洪钟大吕般的呼喊,深刻的人文情怀,难道不令人警醒和感动?
朱幼棣(1950-2015),生于浙江黄岩,做过矿山技术员,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历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 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获首届《萌芽》创 作荣誉奖、首届“地球奖”、中国新闻荣誉奖。在经济、地质、能源、医药、文学以及书法等诸多方面有深入研究,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最杰出的历史地理学者”。出版有《大国医改》《怅望山河》《无药》《书风法雨》《温州大爆发》(与陈坚发合著)《沉默的高原》等多部著作。
所以我国的事情循环无上升,悲剧都是自然原因,人消失
评分观点和文笔都一股子申论材料的味道。正确是真正确,无趣也是真无趣。
评分观点和文笔都一股子申论材料的味道。正确是真正确,无趣也是真无趣。
评分我心中的优秀管理人员是这样的,专业的素养,渊博的中华文化,以及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评分后望,是为了前瞻。最终修订本《后望书》即将上架。
吴晓波 朱幼棣是现代都市硕果仅存的士大夫式的传统知识分子。 他是我当年在新华社时的同事,1990年初,我刚到新华社工作的时候,他在圈里就已经名重一时了。新华社多桀傲之辈,群人自全国各地啸聚北京,围炉阔论天下,每每面红耳赤,朱幼棣这时总是笑眯眯地躲在一旁,不动声色...
评分 评分文/Shirley 我未必热爱旅行,有时却迫不得已。旅途兜兜转转,江河湖海,名胜古迹,游得不少。三门峡、北京城、杭州城、武当山、河西走廊、敦煌、新疆和奉节县。这些地名,在游人眼中皆为热门的旅游景点,除此之外,貌似没什么内在联系。而在朱幼棣的《后望书》里,却将它们共...
评分一个真正迈步往向康庄大道的时代,是需要对未来的充分想象力,同时亦不可少却对过往沉疴的回首。朱幼棣先生以作为新闻人的敏锐视角、学人的严谨考证及文人的细致字符,望向过往五六十年,中国社会面对城市化、水利工程建设、西部开发等关乎战略同时亦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视野...
评分虽然不太喜欢余秋雨,但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都江堰,一篇是道士塔。谁淹没了谁的潼关,谁拆了谁的双塔,谁斩断了谁的石羊河,谁毁了谁的玉门关。 工科出身,相较于小时候喜欢的飞扬纵横的纯文人,近年越来越喜欢记者出身的作家,除去文人式的空然长叹,还...
后望书(最终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