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当代中国人文观察》等。
该书为陈平原“大学五书”丛书中的一本。
本书集合了作者近年所撰论文、评论、随笔30篇,通过“大学现状”“大学周边”“大学人物”三个专辑,以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大学为主,兼及中学;以历史为主,兼及当下;以论文为主,兼及随笔,由大学史深入到政策制定及精神传统的探讨,笔锋触及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如何看待大学排名等当下大学教育的热点问题。
原刊《新京报》2016年5月28日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二十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大学的陈平原先生,最近推出了新书《大学新语》,收入他近年来撰写的文章三十篇。虽曰“新语”,许多思考都是在积年研究基础上的推进和阐发,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对中国“大学之道”持续不懈地追问与求...
评分原刊《新京报》2016年5月28日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二十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大学的陈平原先生,最近推出了新书《大学新语》,收入他近年来撰写的文章三十篇。虽曰“新语”,许多思考都是在积年研究基础上的推进和阐发,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对中国“大学之道”持续不懈地追问与求...
评分原刊《新京报》2016年5月28日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二十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大学的陈平原先生,最近推出了新书《大学新语》,收入他近年来撰写的文章三十篇。虽曰“新语”,许多思考都是在积年研究基础上的推进和阐发,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对中国“大学之道”持续不懈地追问与求...
评分原刊《新京报》2016年5月28日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二十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大学的陈平原先生,最近推出了新书《大学新语》,收入他近年来撰写的文章三十篇。虽曰“新语”,许多思考都是在积年研究基础上的推进和阐发,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对中国“大学之道”持续不懈地追问与求...
评分原刊《新京报》2016年5月28日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二十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大学的陈平原先生,最近推出了新书《大学新语》,收入他近年来撰写的文章三十篇。虽曰“新语”,许多思考都是在积年研究基础上的推进和阐发,若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对中国“大学之道”持续不懈地追问与求...
若干篇还行,但整本书缺乏体系,深度不够,到底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评分平原君仍谦称这本书是“阶段性成果”,不过自我总结的意味已很足。人文学者对大学的观察、判断与建议,建立在可靠的自我认知上,且凡事注重稳健,这也是平原君的个人特色吧。我最感念的还是第三辑,谈及大学与名师,更能抓住大学精神的魂灵。
评分平原君仍谦称这本书是“阶段性成果”,不过自我总结的意味已很足。人文学者对大学的观察、判断与建议,建立在可靠的自我认知上,且凡事注重稳健,这也是平原君的个人特色吧。我最感念的还是第三辑,谈及大学与名师,更能抓住大学精神的魂灵。
评分若干篇还行,但整本书缺乏体系,深度不够,到底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评分平原君仍谦称这本书是“阶段性成果”,不过自我总结的意味已很足。人文学者对大学的观察、判断与建议,建立在可靠的自我认知上,且凡事注重稳健,这也是平原君的个人特色吧。我最感念的还是第三辑,谈及大学与名师,更能抓住大学精神的魂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