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广泛关注宗教、爱情、家庭、性、政治等各类问题,热烈歌吟解放与自由。一生著述丰富,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人间食粮》,小说《伪币制造者》《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的地窖》,游记《访苏归来》,自传《如果种子不死》,戏剧《俄狄浦斯》等。
李玉民,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30余年,译著60多种。主要译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幽谷百合》《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缪塞戏剧选》等。主编《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他首次向中国读者介绍的。
《背德者》是纪德的小说三部曲合集,包括《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被称为纪德的“道德三部曲”或“爱情三部曲”。
《背德者》讲述主人公米歇尔虽已奉父命结婚,对自己的欲望却不加以控制,违背伦理道德。妻子玛丝琳在疾病和心病双重打击下,很快抑郁而终,在异乡香消玉殒 。
《窄门》讲述主人公杰罗姆自小爱着表姐阿莉莎,阿莉莎虽然对杰罗姆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约束,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最后积忧成疾,不幸身亡。
《田园交响曲》讲述牧师收养了一位盲女,并对她进行文化启蒙。后来,牧师和牧师的儿子同时爱上了她。盲女医治好眼疾,重见光明后却发现三人间存在的微妙关系,在情与义之间承受着折磨的她,最终跳河自杀……
-“善于争得自由不算什么,难在善于运用自由。” -“这无处可用的自由。” 米歇尔作为一个背离道德、放纵自我的人,在自由中获取快乐,在自由中消耗自我。毫无节制无选择的自由,便是“无处可用”的不自由。他逃离道德,想触及全然的自由,最后道德携着自由也逃离了他。 米歇尔...
评分 评分-“善于争得自由不算什么,难在善于运用自由。” -“这无处可用的自由。” 米歇尔作为一个背离道德、放纵自我的人,在自由中获取快乐,在自由中消耗自我。毫无节制无选择的自由,便是“无处可用”的不自由。他逃离道德,想触及全然的自由,最后道德携着自由也逃离了他。 米歇尔...
评分说实话,看到的不是很懂。或者正如作者说的,他只是在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关于生活的困惑。因此米歇尔才对朋友说:“请你们现在把我从这里带走,告诉我生活的理由”。 大胆揣测,米歇尔大病痊愈后,就从一个信念坚定的清教徒变为以感官代替思想的异教徒,站在一个可笑的...
评分说实话,看到的不是很懂。或者正如作者说的,他只是在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关于生活的困惑。因此米歇尔才对朋友说:“请你们现在把我从这里带走,告诉我生活的理由”。 大胆揣测,米歇尔大病痊愈后,就从一个信念坚定的清教徒变为以感官代替思想的异教徒,站在一个可笑的...
看完送给朋友了,这个版本的翻译简直没法看
评分《背德者》:主人公米歇尔为了感官享受而背离伦理道德,例如,爱恋男童;《窄门》:杰罗姆与表姐阿丽莎相恋,在阿莉莎看来,唯有基督教所说的极乐至福,才能与尘世的欢乐相抗衡。于是,她越爱越远离;《田园交响曲》牧师与收养的盲女之间的爱情,同样是追求快乐而酿成的悲剧。不断变化的正如纪德……
评分《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小镇图书馆里竟然找到了这本书,虽然只有这个版本,但也算是借一读三了。 “她立刻说道,‘你爱上的是一个幽灵。’……‘那也是个臆想出来的人物。’…… “毫无疑问,她说得对!我所钟爱的,不过是一个幽灵了:我曾爱过并依然爱着的阿莉莎,已经不复存在…… “阿莉莎刚一自行其是,便回到本来的水平——平庸的水平上,而我本人也一样,但在这种水平上,就没有爱她的欲望了……纯粹是我的力量将她置于崇高的地位,而我又竭尽全力追求美德去会她…… “可是不行啊!您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是一条窄路,极窄,容不下两个人并肩而行” 不得不说,人在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路途中真是不容易,多走一步是纵欲,退缩一步就是悲剧。有追而不得的忧伤,也有患得患失的痛苦,乃至自欺欺人,追求所谓虚无缥缈的矛盾、冲突。
评分纪德是这三本书,是对宗教道德温柔而入骨三分的一场天鹅绒革命。伍尔夫所谓的1910的人性变化前(思维的现代化带来的不适应,旧信仰彻底崩塌带来的空虚)世俗化最后的收尾。
评分一篇《窄门》,彻底改变了我对法语作家的“那种”偏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