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拥有个性高飚、感情挚烈的一生,以火一样的热情投身艺术并为此殉道。
高更在异域的原始之美中收获了灵感,他的画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平面化的装饰性效果,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并且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为原型写过一部著名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生命的热情何在》由法国“后印象派巨匠”保罗·高更所著。本书是他出走文明社会后在塔西提岛书写的散记。高更用充满诗意的文笔,勾勒出第二故乡塔西提的万种风情,层层拆解,屡屡绽放,使之成为艺术创作巅峰的记录,更是他晚年艺术创作的宣言。
本书记录了他在塔西提生活的十二年。高更以自传色彩绘出心中的美好,他要告诉文明社会,那些野蛮人教会他,关于生活与幸福的事。
原始的情调、孤寂的本质,这就是著名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典型的理想主义者,高更舍弃家庭投身艺术,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进入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生命的热情何在》带我们领略了高更的生命之旅,感受他的内心世界。这本...
评分之前读过凡·高的故事,提到与高更的交往,其中高更被批评为冷漠、自我。高更与凡·高,俩人有共同点,那就是都看不上当时巴黎的主流艺术,并且同为印象派的巨匠。但是他俩的交往在很多方面被认为是错误的。不仅仅因为俩人性格上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艺术理念也有很大差别,高更...
评分我满怀渴望地读了由高更日记~NOA NOA编排成的这本书,因着书的题目~《生命的热情何在》。 书中最亮人心灵的词句是序言中的两句引用,一句是:“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匍匐前进,形如蝼蚁一样生活。”;还有一句是“人生最重要的有两天,一天是出生之日,一天是知道自己为何而生...
评分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贾拉尔•阿德丁•鲁米 我相信这世上,有人生来便带着伟大的灵魂和高贵的宿命。譬如500多年前的王阳明,被谪贬贵州龙场,在这里他日夜反省,感应天地万物的根本,传奇般地顿悟,创立 “心学”。譬如100年前的弘一法师,东...
评分生命是神的灵感之作 走在博物馆里,高更的画识别度很高,仿佛在吟诵一首奇异而神秘的乐章,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去欣赏和想象了。在他的旋律里,古典主义的准确与光环已经褪去,在印象派的柔情抒情中,他的画作原始而新颖,用粗犷的线条勾勒了妇女的轮廓:半裸的上身、结实的体...
画比文字好看。暖色调的画面真的是令人愉悦,赏心悦目。高更就应该留在塔希提,中途回去干啥
评分没想到高更的画好,文笔也这么棒,虽然说他对于文明和野蛮的界定颇有争议,但这本书真实还原了他的内心想法,解答了我读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诸多问题。PS: 最后一页汪国真的诗直接把整个书的逼格拉低了……what a pity......
评分两个序和出版说明,看的我很恼火,你们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聊天写的么?
评分理想主义者试图回归到蒙昧无知的原始状态去,一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克己复礼,一如对原始共产主义的信仰,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人的复杂性,钱币都有两面,月亮后面还有阴影,人类的文明的创在必然同时伴随的美好与龌龊。艺术家只不过选择性的只看见美好,那是他们还没入世。出世,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视而不见和逃避。文艺的情怀很美好,相信美的存在。但过于坚持理想主义,必然会对身边的不负责。这就是我们之所以为平凡的人的原因。画很美,色彩很强烈,而生命也应该如这原始的色彩一般蓬勃而富有张力。
评分读过梵高的信就觉得:他们这些画家简直是诗人。读了高更的笔记更坚定了这个想法。艺术,无论什么形式,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充沛的艺术家真是太迷人了。色彩明艳、充满蛮荒之力、没有文明枷锁的塔西提,如果现在还有这种地方,真想马上收拾东西去。想在古老森林里洗澡,想被邻居邀请吃饭,也想要一个蒂蝴拉。。。但是后面由于穷困潦倒被迫回国再回来时物是人非太让人心痛,想把这一段从脑中删去,只保留到和蒂蝴拉的幸福生活。但是,后来的事也不一定是悲哀的,而且曾经历天堂之日,也曾经深陷文明泥淖,最后回到人间,很值得,也很公平。Ps:这书前面两篇序一篇出版说明后面还有一篇概括文章大意的附录也真是...最要命的是最后一页汪国真的远方。。。看在柠檬黄色封面和小册子手记的份上原谅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