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开往中国的船

一条开往中国的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迦,温州人,曾为《温州日报》记者,现移居加拿大。近年致力于温州基督教史及苏慧廉等传教士研究。著有《寻找·苏慧廉》一书,该书深受好评,获得2013年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新京报》年度好书等多种奖项。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沈迦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195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教士 
  • 历史 
  • 宗教 
  • 沈迦 
  • 文化史 
  • 基督教 
  • 苏慧廉 
  • 温州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寻找·苏慧廉》出版后,作者沈迦继续寻访调研,利用未用尽的一手材料,陆续撰写了十余篇独立文章,继续叙说与苏慧廉有关的传教士在华的往事逸闻。其中有涉及胡适的信仰认识及与苏氏父女的交往,这是早已汗牛充栋的胡适研究所忽略的;还讲述了翁同龢家族这个晚清文官家族如何与传教士交往,并由此影响了后辈的传奇生活;《陈寅恪受聘牛津的缘起》则首次披露了陈公与苏慧廉承前启后的关系。寻找、写作苏慧廉的背后故事也有记录,如《英伦“寻宝”三记》《牛津寻找苏慧廉墓地》等,作者寻访前人足迹遍布几大洲,不乏曲折离奇之经历。书中另有部分文章是与温州近代史有关的,苏慧廉在温州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纪,由他的视角回望这座现在闻名遐迩的城市,不论是重新解读枫林教案的起承转合,还是考证艺文学堂的细枝末节,作者都能用鲜见的域外材料,说出不一样的故事。

作者虽以运用史料、考据史实见长,但在铺陈、叙述时亦具备技巧,把历史写得既扎实又好看。还有很多来自海外的珍稀老照片,也是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温州人应该感谢沈迦,中国天主教徒们应该感谢苏慧廉。有了沈迦,南怀瑾这样的人,外面的人才会发现原来温州不仅有正泰,德力西,红蜻蜓,奥康和温州炒房团。单就这本书而言,它更像是《寻找苏慧廉》的后续或者补遗,也许是写《寻找》时并未列入提纲,也许是出于,内容结构问题...

评分

去年年底刚读完《寻找苏慧廉》接着读张鸣老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然后看到沈迦的这本《一条开往中国的船》,当时就下单,从亚马逊买了来。当时清空购物车,一共花了1000多,过了几天竟然亚马逊搞活动。好心痛啊。 读起来很熟悉,还是沈迦先生写作寻找苏慧廉时候搜集的...  

评分

温州人应该感谢沈迦,中国天主教徒们应该感谢苏慧廉。有了沈迦,南怀瑾这样的人,外面的人才会发现原来温州不仅有正泰,德力西,红蜻蜓,奥康和温州炒房团。单就这本书而言,它更像是《寻找苏慧廉》的后续或者补遗,也许是写《寻找》时并未列入提纲,也许是出于,内容结构问题...

评分

去年年底刚读完《寻找苏慧廉》接着读张鸣老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然后看到沈迦的这本《一条开往中国的船》,当时就下单,从亚马逊买了来。当时清空购物车,一共花了1000多,过了几天竟然亚马逊搞活动。好心痛啊。 读起来很熟悉,还是沈迦先生写作寻找苏慧廉时候搜集的...  

评分

温州人应该感谢沈迦,中国天主教徒们应该感谢苏慧廉。有了沈迦,南怀瑾这样的人,外面的人才会发现原来温州不仅有正泰,德力西,红蜻蜓,奥康和温州炒房团。单就这本书而言,它更像是《寻找苏慧廉》的后续或者补遗,也许是写《寻找》时并未列入提纲,也许是出于,内容结构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上一部的拾遗。虽然不及第一部连贯完整荡气回肠,但依然是有考据有情怀有思量的好文章。

评分

适合翻阅。

评分

书名比书好。跟寻找苏慧廉比,这本边角料的写作显得过于自恋了。

评分

上一本的边角料

评分

书名比书好。跟寻找苏慧廉比,这本边角料的写作显得过于自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