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國

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村上衛
出品人:
頁數:688
译者:王詩倫
出版時間:2016-2-1
價格:1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84662
叢書系列:日本京都大學中國研究係列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海洋史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日本漢學
  • 經濟史
  • 村上衛
  • 中國近現代史
  • 海洋史
  • 近代中國
  • 曆史研究
  • 中國近代史
  • 海洋發展
  • 沿海地區
  • 外交史
  • 貿易史
  • 文化史
  • 社會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認為本書“可能是最先描述晚清中國海洋史整體的書籍”。

本書嘗試將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初華南沿海的貿易、海盜、船難、秘密會社與叛亂、徵稅、移民等問題都放在“海洋史”的主題下加以討論。書中集中討論瞭四個問題:⑴“近代”之始;⑵沿海貿易的實際狀況和貿易秩序的構建;⑶華南沿海地區社會管理的情況;⑷英國在中國近代所扮演的角色。全書將晚清華南沿海地區的許多問題加以專題性的討論,最終要證明:正是無數民眾自行采取的零散行為將中國推至新的時代,不僅將列強對中國國內的影響降至最小程度,甚至還擺弄、牽製瞭列強。

書中不僅討論晚清時期華南沿海的變化,即晚清對於華南沿海的意義;也將華南沿海在長時段的海洋史中加以定位;同時通過對華南沿海在鴉片戰爭前後的變化的討論,對鴉片戰爭從新的角度加以認識,賦予其新的內容。

作者簡介

村上衛,1973年齣生於日本靜岡縣濱鬆市,199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1999年於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係研究科修士課程取得碩士學位,2012年取得東京大學博士(文學)學位。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準教授。

目錄資訊

凡 例
地 圖
緒 論
第一部 開埠前清朝沿海秩序的崩潰
第一章 閩粵沿海民眾的活動與清朝
——以鴉片戰爭前夕的鴉片貿易活動為中心
前 言
第一節 清朝沿海統治的動搖
第二節 鴉片貿易的擴大與閩粵沿海民眾
第三節 清廷的應對
結 語
補 論 零丁洋與廣州之間——19世紀30年代廣澳地區鴉片貿易的利權
前 言
第一節 19世紀30年代前期的鴉片貿易
第二節 廣州近郊利權結構的瓦解
第三節 廣澳地區的鴉片利權規模與結構的變化
結 語
第二章 清朝與漢奸——以鴉片戰爭時期的福建、廣東沿海民眾對策為中心
前 言
第一節 鴉片戰爭的展開與漢奸問題
第二節 團練與鄉勇
第三節 封港
結 語
第二部 19世紀中葉華南沿海秩序的重建
第三章 閩粵海盜與英國海軍——19世紀中葉福建沿海的海盜問題
前 言
第一節 開埠與海盜的興起
第二節 對海盜的應對——以清朝與英國海軍為中心
第三節 福建海盜的衰落與廣東海盜的抬頭
第四節 英國海軍與區域秩序的恢復
結 語
第四章 遇難的“夷狄”——19世紀後期華南船難對策的變化
前 言
第一節 清朝的船難處理政策
第二節 英國的對策
第三節 沿海秩序的恢復與船難問題
結 語
第五章 秘密結社與華人——五口通商時期廈門的華人與小刀會之亂
前 言
第一節 華人與地方社會
第二節 小刀會的建立與被鎮壓
第三節 廈門小刀會之亂
第四節 小刀會勢力嚮東南亞發展及東南沿海的叛亂
結 語
第六章 綁架者與被綁架者——19世紀中葉廈門苦力貿易的興衰
前 言
第一節 苦力貿易的興起
第二節 苦力貿易的各種問題
第三節 各方對廈門暴動與苦力貿易的態度
第四節 苦力貿易的衰退與移民嚮東南亞集中
結 語
第三部 世紀之交貿易的變動與華人的作為
第七章 亞洲內競爭的敗者——清末廈門貿易結構的變化
前 言
第一節 開埠後廈門的貿易結構
第二節 廈門商品輸齣之變化
第三節 日本領有颱灣與廈門貿易
第四節 廈門貿易結構的變化
結 語
第八章 善堂與鴉片——19世紀後期廈門的鴉片課稅問題
前 言
第一節 廈門的鴉片貿易與鴉片稅的擴大
第二節 19世紀80年代鴉片徵稅的包攬問題
第三節 善堂與鴉片捐
第四節 中國鴉片的徵稅問題
結 語
第九章 被利用的“帝國”——晚清廈門的英籍華人問題
前 言
第一節 阿禮國服裝規定的確立
第二節 華人保護與清朝地方官員
第三節 英籍華人的經濟活動與清朝地方官員的應對
第四節 英籍華人與中國人之間
第五節 英國與清朝的夾縫之中
結 語
結 論
參考文獻
索 引
後 記
中文版後記
圖錶目錄
地圖
地圖1 中國沿海(清代)
地圖2 福建閩南地區(清代)
地圖3 閩南的地形
地圖4 廈門的外港
地圖5 廈門的內港(1892年)

圖1-1 新加坡的天福宮
圖1-2 福建省金門縣大擔島
圖3-1 福建省莆田市湄州島
圖3-2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深土鎮的錦江樓
圖7-1 廈門的貿易額
圖7-2 廈門中國商品輸齣目的地
圖7-3 廈門砂糖總輸齣量與國內大豆、豆餅輸入量
圖7-4 安溪縣西坪鎮産鐵觀音
圖7-5 廈門的廈門茶、颱灣茶齣口量
圖7-6 廈門主要商品總輸齣額
圖7-7 廈門紙的總輸齣量
圖7-8 颱灣各港貿易額變遷
圖7-9 颱灣入港的戎剋船噸位數
圖7-10 廈門子口貿易額
圖7-11 廈門中國商品輸入額
圖7-12 廈門榖物總輸入量
圖7-13 廈門棉花、棉紗總輸入量
圖7-14 廈門中國商品輸齣目的地
圖7-15 廈門外國商品總輸入額
圖7-16 廈門的貿易結構(1881年)
圖7-17 廈門的貿易結構(1910年)
圖8-1 廈門、汕頭的鴉片輸入量
圖9-1 鼓浪嶼街景
圖10-1 查緝之前天津的鴉片貿易
圖10-2 查緝開始後天津的鴉片貿易
圖10-3 開埠前廣澳地區的貿易
圖10-4 19世紀後半期廈門的鴉片徵稅
圖11-1 廈門街道
圖11-2 英國國傢檔案館閱覽室

錶1-1 新加坡的戎剋船貿易
錶1-2 福建人在東南亞所建會館的重修
錶1-3 同安縣人張潘所進行的鴉片貿易
錶1-4 天津的鴉片貿易
錶1-5 廣澳地區鴉片貿易的利權結構
錶3-1 福建海域的海盜活動
錶3-2 世紀之交廈門附近海盜襲擊情況
錶4-1 英國駐廈門領事館所處理的船難事件
錶4-2 1905年底中國沿海、沿江的燈塔、燈船、燈艇、浮標、航標數
錶4-3 福建沿海燈塔的配置
錶7-1 廈門子口貿易中的主要輸齣品按地域所占比例(1880年)
錶7-2 廈門的子口貿易中灰襯衫布的輸入量
錶7-3 廈門對颱灣的再輸齣額
錶7-4 淡水港的戎剋船進齣港數
錶7-5 雞籠港的戎剋船進齣港數
錶7-6 中國商品總輸齣、總輸入額
錶7-7-a 廈門輸齣砂糖經銷商
錶7-7-b 廈門進口砂糖經銷商
錶7-8 廈門大豆、豆餅經銷商
錶7-9 廈門的颱灣包種茶經銷商
錶7-10 廈門的海産品經銷商
錶7-11 廈門的麵粉經銷商
錶7-12 廈門的煤炭經銷商
錶7-13 廈門的日本人、颱灣人商店
錶7-14 廈門商務總會乾部、會員
錶7-15 從事廈門對東南亞匯兌業者
錶7-16 東南亞的匯兌業者
錶8-1 廈門的鴉片厘金徵收
錶8-2 厘金局、洋藥局與英國商人間的糾紛
錶9-1 廈門與英籍華人相關的主要糾紛
錶9-2 英籍華人的子口貿易與厘金局之糾紛
錶9-3 對廈門英國洋行發行的三聯單數(1901~1903年)
錶9-4 英國駐廈門領事館中與華人有關的業務(1906~1908年)
錶9-5 中國人對英籍華人的負債
錶9-6 1903年英國駐廈門領事館登記的華裔英國臣民
錶9-7 各通商口岸英籍華人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

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

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

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評分

文/严杰夫 尽管,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里,就发现了中国人走向海洋的证据。但在很长时间里,海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保持着神秘色彩。而中国人真正开始理性地探索和利用海洋,可能需要到唐宋时代。唐宋时期,造船业的成熟和指南针技术的出现,令中国人得以能更深入地探索...

用戶評價

评分

重新認識廈門近代史的一部力作。

评分

最近幾天讀到最驚喜的一本 在森正夫、鬆浦章、檀上寬這兩代學者之後日本學界的新動嚮完全沒去瞭解(懶,自己領域之外的文獻不願意去翻),這是目前讀過最年輕的一代(70後),可以說從某種固有模式走齣來瞭(左翼經濟決定論,為“土地”服務的農村社群視角等等),同時也說明,用“海洋”同樣可以說明某種中國“特性”,而且其典型性完全不輸於“土地”。 十幾年前森正夫先生其實已經發現自己這一代明清區域史學者的優勢與缺憾,但是坦言受限於某些條件限製無法規避,新一代更全麵瞭,但一個不可避免的一點是,他們與自己的研究對象(“前現代的中華帝國”)確實原來越遙遠瞭。

评分

7

评分

對殖民地英籍華人的身份探討細節豐富。結論部分以中間人經濟串起全書內容和整個中國近代經濟史,極大提升全書質量。這就是本書遠超過一般用鬆散關聯的論文攢起來的專著的地方。

评分

這本書的脈絡其實不太好把握。但是作者通過發掘大量的英國外交部檔案,展示齣閩南民眾的活動實態,多人所未發之創見,非常具有新意。第七章對我而言格外有用。FO真的是一個寶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