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卡达莱(1936— )
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1936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城吉诺卡斯特,1954年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随后转向小说创作,其作品迄今已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代表作有《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金字塔》等,在国际上广受好评。评论家称赞他的作品“其诗意的散文和叙事的灵巧,堪称炉火纯青”。曾荣获多个知名国际文学奖项,包括2005年布克国际文学奖、2009年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以及2015年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等。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出兵围攻阿尔巴尼亚的城堡,帕夏率领千军万马驻扎城脚,千奇百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百转千回的军委会派系斗争层出不穷。第一次踏上战场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冲锋陷阵,预示着下雨的雨鼓声犹如上帝的怒吼……
伊斯梅尔·卡达莱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小小的阿尔巴尼亚,在他的笔下被无限放大,无数精彩的故事轮番上演,因而,卡达莱堪称是阿尔巴尼亚的“代言人”,而想要走进这位作家,《雨鼓》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雨鼓》中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十五世纪,奥斯曼土耳...
评分这本小说一气呵成的看完,我觉得该写点评论,但从什么角度呢,想几点说几点 1.这部小说的基调,是以一种现代的反战文学的视角描绘的一场古代战争的全景。欧洲的传统文学里,本来充斥着对骑士精神的赞颂,即使是雨果托尔斯泰,依然会激情澎湃的描绘战争的全景,讴歌战争中的英雄...
评分很多人对《雨鼓》的解读都是立足于反战、反专制,甚至译者都把它与1968年布拉格之春联系到一起,但是我觉得作者真正想写的是人性。 对于这场战争的双方,作者并没有持立场而是几乎以一种完全中立的态度去记录,这和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态度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奥...
评分 评分(刊于《晶报》2016年7月2日深港书评·壹周) 文/俞耕耘 阿尔巴尼亚文学,在上世纪后半叶曾一度淡出我国读者视野。卡达莱的名字却让我们重又看到耀眼“亮色”,在接连荣膺多个国际奖项后,他广受世界瞩目。从诗人到小说家,卡达莱经历了由政治抒情向政治讽喻的精彩转身,从阿...
贪婪,接着是战争,是侵略,然后战争结束,‘但颂扬它的歌谣却世代流传,像云、像鸟、像幽灵’。有一天新的战争会再次爆发,因为世界就是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类是记不住教训的物种。(阅读时间:2019年1月9日-12日;自评:7.5;推荐指数:★★★★ )
评分贪婪,接着是战争,是侵略,然后战争结束,‘但颂扬它的歌谣却世代流传,像云、像鸟、像幽灵’。有一天新的战争会再次爆发,因为世界就是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类是记不住教训的物种。(阅读时间:2019年1月9日-12日;自评:7.5;推荐指数:★★★★ )
评分如此精彩,一口气快看完了。真没想到,吃惊。
评分比较诗化,可以理解作者的情绪和表达,那种回溯历史时的宿命感和民族情绪,但是不是我想看的历史小时。翻译有些细节不好,比如军委,炊事班。作者也有些细节问题,比如7天就铸好炮。
评分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