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筆名天鼕,1981年生於北京,科普作傢,自然攝影師。
北京師範大學植物分類學碩士,現從事科學傳媒相關工作。
曾齣版《華北野花》、《中國濕地植物圖鑒》、《親近野花野草》、《聆聽樹木之語》等十餘部圖書,發錶科普文章四百餘篇。遊走於城鎮與野地之間,接受荒郊野嶺與繁華都市的雙重磨礪。
用中國古代博物學的眼光,以生態和文化兩方麵視角,對於被現代人遺忘而古時國人所熟知的不起眼的小草,重新予以詮釋。作者將野草食用和名字、評價等流變結閤起來,讓本書具有瞭傳統的美;此外,作者結閤自身認識草類的經曆以及科學分類上的故事,讓本書帶有都市現代的情調。可堪稱傳統與現代的結閤。以便令讀者隨時隨地發現身邊的自然之美,並能夠體驗身邊的大自然所寓含的詩情畫意。
这是一直想找的书,即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 也许是生于农村,自小与山野丛林中长大,上学离家后心里想的还是那些山野趣味中的生活,限于周围人的学识,记忆中的植物也是乡间的土话,学名一无所知,但有些时候你越是怀念,你就越要去窥探去了解,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去认...
評分这是怎样的两本书 ——《格物小事记》“桃夭”、“野草”二册出版小记 2015年9月,《格物小事记》系列之中最初的两册——我姑且称之为“桃夭”和“野草”——终于出版面市。这其中,间隔了七年时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因松散地放假,我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构想并尝试...
評分这是怎样的两本书 ——《格物小事记》“桃夭”、“野草”二册出版小记 2015年9月,《格物小事记》系列之中最初的两册——我姑且称之为“桃夭”和“野草”——终于出版面市。这其中,间隔了七年时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因松散地放假,我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构想并尝试...
評分这是怎样的两本书 ——《格物小事记》“桃夭”、“野草”二册出版小记 2015年9月,《格物小事记》系列之中最初的两册——我姑且称之为“桃夭”和“野草”——终于出版面市。这其中,间隔了七年时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因松散地放假,我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构想并尝试...
評分这是一直想找的书,即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 也许是生于农村,自小与山野丛林中长大,上学离家后心里想的还是那些山野趣味中的生活,限于周围人的学识,记忆中的植物也是乡间的土话,学名一无所知,但有些时候你越是怀念,你就越要去窥探去了解,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去认...
相比於桃之夭夭,我自己更喜歡這一本~
评分一篇篇讀過去,你方知道曆史上之故事和普通植物的故事。
评分相比於桃之夭夭,我自己更喜歡這一本~
评分典故改寫得太刻意。
评分關於野草的小冊子,文章寫得很美,隨筆有雅意。原來日常熟視無睹不曾注目的野草地也有這麼多的故事,相較而言,古人生活的比我們認真多瞭。總結一下古人對野草的定位:能吃好吃,善草;不好吃不能吃,惡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