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骁锋,1975年生,浙江永康人。已出版作品《眼底沧桑》《本草春秋》《逆旅千秋》,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文集《落日苍茫》;盛大文学首届全球写作大展历史类十强作者;《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太湖画脉》《帝国的黎明》等大型文史纪录片撰稿人。
这是一部文学体的中国史纲要,以散文的形式,重新阐述中华民族三千年的金戈铁马、兴亡悲欢。
全书由八十篇系列主题散文组成,裁为四卷。
本卷(先秦秦汉卷)摘取春秋直至东汉末年,具有节点性质的人物或者事件:哲人、英雄、霸主;守成、改革、颠覆;分裂、统一、再分裂……散则独立成章,合则以群像勾勒出三国之前的中国历史框架;并以东西两个方向的角度,深入解读其中蕴涵的历史规律与文化意义。
当史书与地图重叠,原本只是自然属性的方向,便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堪以丈量中国文化的宽度、深度和广度,直至探寻一个伟大民族最初的根系。
从几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起,历史热发酵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先是由阎崇年、王立群等历史学者推波助澜,到当年明月、高晓松等业余人士炒热,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热闹非凡,其中不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借着这股东风想赚个盆满钵满的大有人在。所以在当下历史热腾腾的语境...
评分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公元172年,在中国,以五月十六日为界,被拦腰划为两截:之前是建宁五年,之后则是熹平元年。郑骁锋《人间道•左东右西》 读郑骁锋的《人间道•左东右西》,我恍然间常有当年读黄仁宇作品...
评分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公元172年,在中国,以五月十六日为界,被拦腰划为两截:之前是建宁五年,之后则是熹平元年。郑骁锋《人间道•左东右西》 读郑骁锋的《人间道•左东右西》,我恍然间常有当年读黄仁宇作品...
评分历史学家顾颉刚曾说:“历史不妨说是一卷演不完的电影片”。相比正统的史学著作,读郑骁锋的历史散文有电影般强烈的画面感,场景色彩丰富饱满,人物形神刻画入微。 郑骁锋想要书写一部他自己的中国史纲,表达对自己生存的这个时空的领悟。从《人间道•左东右西(先秦秦汉卷...
评分、 沧桑入怀人间道 文/米雪 佛家语:佛教分六道:人间道,天道,地狱道,畜生道,修罗道,畜生道。生灵轮回于六道之中。而我们,正是处在人间道的生灵。跋涉在人间道上,烦恼忧苦,七情六欲,时代更迭,...
对我而言,情绪渲染还是过多了些,好在内容有料。
评分酣畅淋漓,可以《人间道》下酒矣!
评分适合懂史且有自己观点的人读,里面的很多历史细节都经不起考究,因此作者扬长避短地渲染历史的悲怆感。但过犹不及,渲染得冗长且做作,失了历史本身的厚重感。感觉像是作者对自己知道的史的堆砌加悲天悯人。
评分文章写法很有特点,适合有一定历史基础的人读。融入很多文学因素,但是我的体会倒不高。
评分在图书馆偶然翻到的一本 用三四次的时间零零散散的读完 读书向来潦草,史纲类文章向来读半篇就忍不住合书,此书倒是给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自秦至三国,一篇一时代,一篇一主题,一篇一人。散文体裁渲染故事场景极富画面感,文笔精彩,史料不乏详实。寥寥评论,引人发思。 比起史学书籍,算是不严肃的文章,却也恰当地铺陈历史。 读完细思许久,有所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