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可·克劳斯(Nicole Krauss,1974- ),美国作家,生于纽约,长于长岛,先后毕业于斯坦福、牛津和伦敦大学考陶德学院,主修文学和艺术史。她是当代美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年轻作家,2007年,《格兰塔》将她列入“40岁以下最优秀美国小说家”;2010年,《纽约客》又将她评为“40岁以下最值得关注的20位作家”之一。她迄今共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走进房间的一个人》《爱的历史》《大宅》,均屡次获奖,被翻译成35种语言,并长期居于畅销书榜单之上。她的部分短篇也被收入2003和2008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
妮可出生于犹太家庭,她的祖父母分别来自匈牙利和白俄罗斯,在以色列相遇,后移民纽约;外祖父母则生于德国和乌克兰,后迁居伦敦。《爱的历史》中几位主人公的身世背景,实际正是作者的家族史。
这两个人,原本没有相遇的可能。
他,是80岁的退休锁匠,一生未婚,晚年潦倒,独居在布鲁克林的一间公寓房里。
她,是14岁的妙龄少女,一边思念爸爸,一边琢磨着如何让妈妈再次获得幸福。
他和她,虽然都居住在纽约,却像茫茫大洋中的两叶小舟,各有孤独的航线。唯一的交集,就是女孩名叫阿尔玛,而这也是老人初恋情人的名字。
他们的相逢,始于一本名为《爱的历史》的书。这本书漂洋过海,颠簸辗转,从白俄罗斯的斯洛尼姆,到智利的瓦尔帕莱索;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到美国的纽约……多少岁月掩埋的秘密,多少不能言说的情感,都由《爱的历史》来诉说。
迷人、温柔、全然原创的杰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J.M.库切
本书之美,在于充满活力,在于以纯粹的能量与心思,精雕细琢而成。《爱的历史》不仅让你重拾对小说的信心,也重拾对世间诸事的信心。
——英国作家 爱丽·史密斯
幽默与哀伤之间,纯粹而强烈的对比,是本书格外感人之处。妮可·克劳斯是一位真正的作家;《爱的历史》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
——《环球邮报》
对这部书中书爱不释手,我想说的是贯穿本书主线的那本神秘的《爱的历史》。文字简单而有魔力,让人看到作者玻璃一样的心和想象。抽出来留存,按照原作出现的顺序排列。 请慢慢读。 以下第十章来源于99read(http://www.99read.com/Product/BookOnLine/66714732-da63-4311-b8...
评分凌晨五点结了这本书。发现在午夜凌晨时分读书最适合我。开了电脑循环音乐。开得很小很小,好像是远远传过来的一样。让我不至于因为夜太安静而觉得悲伤,也不至于因为音乐占了主角而忽略了书本身。 书得想一想才能明白。情节很动人,也很纠结……N多叙事者,人名就让我...
评分 评分一对才华横溢的夫妻显然是有约而同地在2005年推出了体裁和内涵都颇有共通之处,也都同样震撼人心的代表作。虽然丈夫的《特别响,非常近》因为被搬上大银幕并由Tom Hanks和Sandra Bullock这样的巨星演绎而更广为人知,我却更加偏爱妻子的这部《爱的历史》。 《爱的历史》书中有...
评分书中有书,3条貌似漠不相关实则紧密关联的主线,以5种截然不同的叙述方式和视角讲述的4段爱情故事。从爱的萌芽到失去,绝望中的希望,和希望后的绝望,无法弥补的遗憾,无法换回的失去,深入骨髓的思念和寂寞,执着的守候,而已被久远岁月掩盖的不可思议的真相终于抖落尘埃渐渐...
不错
评分是个很美丽动人悲伤的故事,充斥着丧失挚爱的悲痛,不过写出来的笔法却又是幽默风趣的,很难大哭出来,有几处又太过难过。但是文中的小说《爱的历史》实在是看不出有多好,矫揉造作还差不多,所以红不起来也是有原因,不过书可能还是对的人看到就是会改变吧?有一些地方的气质跟前夫Jonathan行文也太像了,一直寻找线索片段跟特别响如出一辙啊。不过非常能理解经历大屠杀之后,就再也无法写作的痛苦。总来的说,还不错的小说,比后作《大门》来的动人。
评分是个很美丽动人悲伤的故事,充斥着丧失挚爱的悲痛,不过写出来的笔法却又是幽默风趣的,很难大哭出来,有几处又太过难过。但是文中的小说《爱的历史》实在是看不出有多好,矫揉造作还差不多,所以红不起来也是有原因,不过书可能还是对的人看到就是会改变吧?有一些地方的气质跟前夫Jonathan行文也太像了,一直寻找线索片段跟特别响如出一辙啊。不过非常能理解经历大屠杀之后,就再也无法写作的痛苦。总来的说,还不错的小说,比后作《大门》来的动人。
评分一本书,冥冥之中联系着两个人。 还好有这么一本书, 而我也未曾忘了你。 我用一生记得和你的承诺。
评分Gary说他喜欢这本书,所以特地拿来读了。嘻嘻,先记录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