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的熱帶(全新修訂本)

憂鬱的熱帶(全新修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08-2009,法國人類學家,早歲在巴黎大學主修哲學與法律,1934年受邀赴巴西聖保羅大學教授社會學,並從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1939年返回法國。德國入侵法國之後,他設法逃離歐洲,前往美國暫居,開始發展結構主義理論。1948年返法,將研究範圍從親屬關係拓展至宗教及神話學,1959年進入法蘭西學院,1973年獲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為20世紀最偉大人類學家之一,富於哲思,不囿於經驗主義,綜覈各家學理,而多所創發,長於社會與文化之比較研究,於親屬關係、宗教及神話尤有獨得見解,他開創的結構主義理論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對英國、西歐及美國等地的社會科學、哲學、比較宗教、文學及電影均產生重大影響,位若宗師。主要著作有:《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1949)、《憂鬱的熱帶》(1955)、《人類學的結構》(1958)、《圖騰制度》(1962)、《野性的思維》(1962)、《神話學系列》(1964-1972)。

出版者: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克勞德.李維史陀
出品人:
页数:640
译者:王志明
出版时间:2015-9-4
价格:NT$68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9570845990
丛书系列:聯經經典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李維史陀 
  • 人類學 
  • 台版 
  • 法國 
  • Levi-Strauss 
  • 李维斯特劳斯 
  • @台版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原著問世六十週年,全新中文修訂本

結構主義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一生最重要的著作

登上馬托格羅索高原、深入馬查拉河叢林

沿著龍東電報線摸索前進、探查人類學的責任與定位

揭露文明與野蠻之間,其實連一線之隔都不存在。

《憂鬱的熱帶》是結構人類學宗師──克勞德‧李維史陀一生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李維史陀在求學時代曾經醉心於左翼政治活動,熟讀馬克思作品,同時也受到佛洛伊德潛意識學說和地質學理論之啟發,因此關注於「底層結構」與「表面現象」之間的關聯、斷裂與互動形式。

青年李維史陀於1930年代前往巴西協助建立聖保羅大學,並執教社會學課程。他利用課餘休假期間多次探查印地安人社群,兩度執行大型調查計畫,在叢莽深處的原始部落裡看見人類社會的原初型態,由此展開廣泛深入的思考歷程。

李維史陀採取全新的研究取徑,將這些原始部落放進全球人類發展的脈絡之中,交互參照南亞印度、美洲新世界、歐洲舊大陸等地區的文明發展型態,提出引人入勝的比較印證,兼具開放視野與細膩觀察,反思整部人類學發展史的弔詭荒謬之處,以及人類學家的自我定位難題,使這部作品超越了科學研究的範疇,成為一部融合人類學、歷史學、文學與哲學的不世傑作。

《憂鬱的熱帶》全書長達33萬字,從李維史陀如何成為人類學家談起,兼論當代法國思潮之演變,分析異文明接觸時的衝擊和意義,並詳細描述他先後探訪觀察到的五個南美洲印地安社群,以及人類學家探險歸來之後的反思。全書思想密度之高、批判反省之深刻、行文筆觸之優美,嚴肅之中不失幽默,可說是前所未見,六十年來亦無人能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施特劳斯认为,人类有三门最高尚的学问:数学,音乐,还有人类学。也许是因为,数学和音乐是通神的,而人类学是通向我们自己的。 读《忧郁的热带》,我觉得是在读我自己。我从没有见过这样一本书:它的一些篇章可能让我终身难忘,而另一些则让我觉得无聊的想尽快跳过。读着读着...  

评分

评分

几天前跟一个朋友吃饭时,说起现在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他们在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着,他们并不知道“未来”这两个字是如何的沉甸甸。我们都不敢跟他们道破,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朵曼陀罗开出的花儿是紫色还是绿色。朋友突然说:当这个社会,最高学府的学生,最知名的学者,最有影...

评分

思想家以赛亚•伯林说过,生活大致可两分,一个是表面的、易于明述的层次,社会科学家从这个层次抽象出一些相似性,概括出若干规律;在这层次下面则是意识形态的根基,“它通向那些越来越晦暗、越来越隐秘但又四处弥漫着的特征,它们同各种感情和行为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  

评分

“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这恐怕是列维和《忧郁的热带》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除了“结构主义人类学家”这个称号以外我对列维的唯一了解。这句话多少有些一鸣惊人的意味,旅行作为被认为是人类少有的充满意义的活动,常被看作是仪式、自我提升的修...  

用户评价

评分

在回应卢梭的道路上,真实不虚

评分

★奉献一个六星。在李维史陀的作品面前,就如同他以文明人的身份重新发现了雨林深处的原始部落一样,也第一次让我见识到这样完美的叙事,而不仅仅只看到一个旅行者的庸俗经验,就如同「新世界」一样互文性地激荡交织。「热带的香料、人类原始的活力,都已经被意义不明的文明事业败坏掉了」,这种悲怆或许早已是老生常谈,但在温情又冷竣的反思中,早已模糊了它人类学、哲学或诗学的边界,仅仅、仅仅在李维史陀「充满耐心、宁静与互谅的短暂凝视之中」,找到了此在的自身,正如同对面而立的镜面映像一样,发现了个人与人性、族群与文明之间的观照主题。

评分

很鲜活的人类学家,走进热带,能看到许多前所未闻的部落,通过一群又一群人的行为去理解人类的信仰、人类之所以为这样的人类的原因,非常有趣。 列维一开始就“嫌弃”了“游记”,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觉得这就像游记,但是他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的确是能显出这本书的不同的。不过,自己终归还是浅薄,断断续续地看,往往被新鲜的习俗所吸引,理解“忧郁”二字,也只能停留认为列维在扼腕于各部落的消亡或被“现代文明”同化。

评分

人類學和文學,人類學家和小說家到底有什麼區別嗎?我想沒有區別。一個「合格」的人類學家一定具有引人入勝的流暢文筆,而一個小說家筆下的故事其實就是一幅幅真是無比的人類畫卷。

评分

本書簡單來講就是李維史陀的旅遊札記,我覺得除非親自到巴西一趟,否則很難體會李維史陀那種對巴西大自然,以及當地土著的熱愛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