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容貌俊美,骁勇善战,为镰仓幕府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古代英雄。
他,虽贵为源氏领袖义朝之子,但出生后不久,父亲战败被杀,母亲被迫改嫁。他七岁时被送到京都鞍马山寺院寄养,受尽凌辱。之后四处流浪,辗转关东、奥州。在稚嫩的少年时代,他经历了难以言尽的苦难。
所幸时机到来,这个日本史上独树一帜的战争奇才开始崭露头角。在一之谷,他开日本骑兵长途奔袭机动作战之先河,于无路之悬崖开辟险径,以寡敌众,给平家军以重创。屋岛之战,再出奇兵,占领平家海军的陆上阵地。坛浦海战,他穿越于汹涌波涛之间,将平家几十位主将击落西海,彻底粉碎强大的平家水军。三战锁定胜局,也预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
亘古未有的功勋,使义经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却也埋下了哥哥赖朝对他的忌恨,但他却毫不知晓。义经虽是军事天才,可是,他对政治却迟钝到令人感到悲哀的地步。对苦心经营镰仓幕府的哥哥赖朝而言,弟弟义经功高震主,如毒药一般对己不利。于是,在义经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毁灭之神却悄然到来。
司马辽太郎以文学化的传奇之笔,生动地描写了源义经短暂而华丽的一生,文笔优美,故事精妙,有“司马氏平家物语”之称。
司马辽太郎(1923—1996),日本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原名福田定一,其笔名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1943年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蒙古语科,1946年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两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1961年开始专业作家的生活。
司马善于以历史事件构成波澜壮阔的艺术画面,并采用多线索推进的写法,叙述长达数十年的历史,前因后果比较清晰。此外,他自有独特的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称之为“俯瞰法”,即居高临下地俯瞰历史人物,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司马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不能预见到身后的事,而历史小说家则可以清楚地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他的命运以及他的存在与行动对后世的影响。
司马辽太郎的一生作品无数,而且自1960年之后,几乎年年得奖。如1966年《坂本龙马》和《国盗物语》获菊池宽奖,1976年《空海的风景》获艺术院恩赐奖等诸多奖项,1988年《鞑靼疾风录》获大佛次郎奖,等等。七十岁时获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司马辽太郎写小说很尊重史籍记载,这本来应该是优点。但关于源义经的史料中,可信的内容本身就有限,导致书中诸多情节牵强,人物心理和行为让人难以理解——结果是既缺少历史真实感又没有小说的趣味。当然,可以说那时的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如此,不能用现代人心理去理解,但总归...
评分 评分司马辽太郎写史器局宏远,刻画人物棱角分明,确然可称第一流小说家。 读罢甚为感慨: 首先中国古人言“亲亲”,在家天下的时代,自然应当培植自家实力,抑制外戚,平抑党争,所以汉高祖分封刘姓以为朝廷之援助,虽然历经诸吕之乱依旧能够长保百年天下,而源赖朝众兄弟中,唯有...
评分禁不住司马辽太郎的诱惑,抽出了几天时间手不释卷的看完了最近出版的《源义经》。此书虽然算不上他的最佳之作,但比其他的书还是有趣得多。看完书,想总结一下为何在史学盛行的中国的我,如此偏爱一位东瀛(右翼)作家。 要分析司马辽太郎的伟大,首先要略微介绍一下日本历史...
评分司马氏的书从来不会让我失望,这次也是。 天真的军事天才源义经被哥哥追杀,最后自裁,结局的确让人唏嘘。其实仔细想想,这场悲剧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两兄弟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 从义经的成长历程看,童年时就远离了亲人,作为遮那王时又被同伴和师傅所欺负,这就造成了义经内...
司马辽太郎在国内的受众好小啊。我也是因为有天和日本老先生聊天,问他最喜欢哪个日本作者,他提到司马辽太郎,我才决定去买来读读的。btw这位老先生自己是镰仓人,囧,我一边读《源义经》,一边想像我跟别人说我喜欢“武昌起义”这段历史会有多么虚。很尊敬那些花心思了解自己家乡相关历史的家伙们。 再来说书,一开始我以为我读不下去,所以前前后后大概看了4个月(中间穿插了60集《权力游戏》(-_-)),读到后面几场会战时,觉得时间还是过的挺快的。前面讲他小时候受辱那些……估计是心疼主人翁吧,看着看着就觉得:弱鸡,不想管你了。
评分结尾的时候提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评分他单纯如孩子,至始至终都不明白哥哥只将他视为家臣,也不明白如何敛去锐气和锋芒。他的光芒即是杀身之祸。 源赖朝说:“恶被消灭了!”乱世刀光剑影下,也许不能于政治斗争中保全自身也算是一种“恶”,然而我看到的仍是那个逃离京都时独身一人,非但未如前人一般挟持天子、法皇或廷臣,还因担心武装会惊吓到法皇贵族,故只在御所门前喊着:“源义经为免于受镰仓殿下谴责,现在要逃往镇西。本意再度一拜龙颜,但思及服装不整,因而在此告假。”画面突然回到五岁那年,他被官家孩子的牛车碰倒,还被家臣打了一顿,他哭得像条小狗,可是无处可去,也无所依靠。 ps配合玉京的《信仰》食用,这首歌的歌词简直是为这个为战场而生的男人量身定制的
评分好看 ,好燃
评分结尾太仓促了,后面的逃亡生活基本没提。对义经的刻画太缺乏实感,感情上没办法相信他是一个如此白痴的人,但确实人在各方面是矛盾的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