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華(1897—1986),生於安徽安慶。哲學傢、美學傢、詩人。
1920年赴德國留學。1925年迴國,任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哲學係教授。1952年起,擔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係主任等。
宗白華先生是中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著有《宗白華全集》及論文集《美學散步》、《藝境》等。
內容簡介: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學散步》則幾乎匯集瞭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學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學著作。這本美學文集共收錄有關美學的文章二十二篇,包括:《美學散步》《美從何處尋?》《論文藝的空靈與充實》《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等等。此次推齣精裝插圖典藏本,可同時滿足美學鑒賞和收藏的需求。
……………………………………………………………………………………………
齣版說明:
宗白華先生(1897—1986)是中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他著述不多,而《美學散步》則幾乎匯集瞭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學篇章,是先生的代錶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學著作。全書文辭典雅,富於詩情畫意,將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娓娓道來,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鮮活起來;讓每一位為俗務所紛擾的現代讀者,每一個渴望自由寜靜的現代心靈,都能在先生靈動的文字裏,充分感受人間的詩意和對生命的憧憬。
《美學散步》初版於1981年,後多次重版增印,長銷至今,是中國美學的經典之作和必讀之書。此次推齣彩本,基本保持原貌,僅修訂瞭部分語句疏漏,並新增插圖150餘幅,以使全書更加圖文並茂,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美學享受。
我們懷念那拄著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們品味那散步聲中留下的汗漫靈光。請赴這場美學之旅,“慢慢走,欣賞啊”。
上海人民齣版社
2015年1月
……………………………………………………………………………………
專傢推薦:
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贊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從早年到暮歲,宗先生獨特地一直保持瞭下來,並構成瞭宗先生這些美學篇章中的鮮明特色。
——李澤厚
在宗白華那裏,藝術問題首先是人生問題,藝術是一種人生觀,“藝術式的人生”纔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劉小楓
这1981年出版的书如今才读到,不禁叹书海无涯,恨不能皓首穷经,不错过每一份作者的馈赠。 是李泽厚先生做的序。 序里头句就诚惶诚恐地讲了一句“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 那我这更晚三辈儿的尚未登堂入室的小女子更是不能噤声了? 美学,或称艺术,真的是如此神圣高深的学问吗...
評分 評分在很多地方,美是危险的,尖锐的,刺刀见红的。我被那样的美不折不扣地折磨着,还乐在其中。直到有一天我醒悟到中国人传统的美,是温润如玉的东西。让人温暖,而不是遍体生寒。 这本书,就能传达这样的温暖芳香。 昨日当当才到货。感觉上却已经拥有了很久很久了。
評分真是年轻时候的疯言疯语啊~ 不删了,留下警醒自己。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就此作罢。两星给在老先生对传统文艺观念的谙熟。 他老人家将美学等同于一种由表象的诸如色彩线条块面节奏等内容和玄学的儒释道学说的艺术观念糅合一块的东西,其实鲍姆加登创建的美学学科没这么狭隘...
評分宗白华先生曾在《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一文中写下这么一段话,“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不在‘动’中的。物即是动,动即是物,不可分离。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变化,不可捉摸。能捉摸者,以非是动;非是动者,即非自然。照像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以...
試論一點: 宗白華先生對拉奧孔在史詩和雕塑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展開瞭論述,我認為可以簡述為:希臘史詩文學是不加剋製地將英雄的形象描寫得淋灕盡緻,而在雕刻藝術中,“剋製”往往能夠製造齣靜穆高貴的感覺。 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們都知道像雕塑這樣的藝術形式是非常直觀的,而恰因為它的直觀,纔更應該有所剋製;而文學作品則往往相反。 根據不同的藝術形式來選擇錶達美的方式,這是藝術的內在規律。
评分新版本,又讀一遍
评分寫晉人那篇尤好。其餘是我功力不夠,無法理解。
评分多年後重讀,終於意識到侯德林=荷爾德林。
评分作為入門讀物,讀起來有些乏味,也有點過於費勁,但偶爾能讀到一些撥雲見日的好東西,加深自己對一些未知領域的基本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