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2年出版《礼拜二午睡时刻》。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礼拜二午睡时刻》
温暖讲述普通人在逆境中的爱与尊严
================
★ 不容错过的马尔克斯经典短篇小说集,略萨、余华、三毛力荐
★ 《礼拜二午睡时刻》入选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收入美国大学文学课本
★ 除了生活没有别的目标,输了,也输得愉快,别有风格。
★ 这些故事与冷酷的官方无关,关于普通人面对逆境时的作为。
★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那个没有姓名的母亲成了一位永恒的母亲。
★ 诞生了“格兰德大妈”——拉丁美洲文学作品最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马尔克斯第三部正式出版的作品。共收录8篇经典短篇小说,包括《礼拜二午睡时刻》《平常的一天》《咱们镇上没有小偷》《巴尔塔萨午后奇遇》《蒙铁尔的寡妇》《周六后的一天》《纸做的玫瑰花》和《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这些故事将读者带入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用特写的镜头、温暖的色调讲述他们在绝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尽自己一切力量在逆境中活出勇气、活得体面、保有尊严且心怀敬意。
在《礼拜二午睡时刻》前7篇故事当中,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十分简练、十分明晰、十分客观。故事虽然平凡简单,但情感深沉、笑中有泪。人物原型和故事主题等大都和马尔克斯的生命有着某种重要的联系。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形象来自马尔克斯童年时代记忆中的一个印象;在根据《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改编的同名电影中,马尔克斯积极参与剪辑,更亲自在影片中扮演电影院售票员;《周六后的一天》则展现了一系列马尔克斯最喜欢的主题,以瘟疫和人类的孤独为开端……
不同于前7篇,在《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马尔克斯以夸张的笔法和磅礴的叙述,讲述了马孔多独裁者“格兰德大妈”宏大奢华的葬礼,在神话传说方面拓宽了《枯枝败叶》中马孔多的前景,预示了《百年孤独》的诞生。
================
★ 《礼拜二午睡时刻》所展示的是作家克制的才华,这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出现的故事,马尔克斯的叙述简洁而不动声色,他只写下了母亲面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后面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
——余华
★ 我从来没有受过这样深的感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本书里面说的东西是很平凡的生活故事,可是又那么深刻。马尔克斯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写的是全人类的情感。
——三毛
早先因为只知道老马的几本长篇,故一直以为他可能不是写短篇的料。从《凶杀案》开始发现,他写短篇的能力也是了得。 书很快就读完,只一个下午的三分之一。 因为《苦妓回忆录》同时在手,这些故事和《苦妓》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写下这些故事的时候,马尔克斯还不是名满...
评分 评分前段时间听《圆桌派》一期关于“魔鬼藏在细节里”为主题的节目,其中马伯庸讲了《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一个细节,就是母亲带着女儿坐火车去为,被当作小偷让人打死的儿子上坟。其中,女孩一路上保护玫瑰花,为了不让花枯萎,保持新鲜,中途在火车上的卫生间中洒了水。就这一个...
评分 评分得知文学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因为那部晓喻世界的《百年孤独》,而第一次这位作者则是因为《礼拜二午睡时刻》。 看似小清新的标题和油画般的封面,总是让人感受到冬日暖阳般的温润感。然而开卷见到的,却像是阳光透过玻璃碎片一样——自然通透,不耀眼,却有微小的闪光点,挥...
【门多萨】对你来说,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动手写一本书? 【马尔克斯】一个目睹的形象。我认为,别的作家有了一个想法,一种观念,就能写出一本书来。我总是先得有一个形象。《礼拜二午睡时刻》我认为是我最好的短篇小说,它是我在一个荒凉的镇子上看到一个身穿丧服、手打黑伞的女人领着一个也穿着丧服的小姑娘在火辣辣的骄阳下奔走之后写成的。《枯枝败叶》是一个老头儿带着孙子去参加葬礼。《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成书原因是基于一个人在巴兰基利亚闹市码头等候渡船的形象。那人沉默不语,心急如焚。几年之后,我在巴黎等一封来信,也许是一张汇票,也是那么焦急不安,跟我记忆中的那个人一模一样。
评分周六后的一天
评分2015年第41本: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说《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是要“为童年时代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的文学归宿”。他用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现实,构筑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虽匪夷所思却再真实不过的生活,就像这其中的八个短篇,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映射着荒诞的现实的幽光,并终将形成《百年孤独》、《枯枝败叶》等长篇繁复而迷离的织锦。
评分#休憩296th,我特别抗拒去描述读完一本书的感觉,因为总会词不达意总会失真,甚至有时候在试图描述的行为发生时感觉自己就丧失掉了,这种情形在短篇小说中尤甚。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没人写信上校最后一句是如何诞生的。我觉得马尔克斯的短篇功力超越雷蒙德卡佛,可以与博尔赫斯相提并论,但是我真的不想描述我的感受,也不想去解释为什么,好难啊,好美啊
评分从《百年孤独》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再到《礼拜二午睡时刻》,我的阅读顺序恰恰与马尔克斯的写作顺序相反,但对于在故事中寻找彩蛋的乐趣丝毫未减。这本短篇集有两个结尾居然读出了卡佛式的若有所失。一个作家终其一生写得再多也只是在写同一部作品,读得多了自然能破译蕴藏其中的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