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肄业。1935年与钱锺书结婚后共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52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及随笔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杂忆与杂写》《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杨绛文集》8卷。
干校,本来是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地方,但在“文革”中,却赋予了它新的定语——“五七”,新的含义——对上述人员中的大多数进行“劳改”。杨绛先生在这里讲述了从要去干校直到回京一些事情和个人的心情、感受。本书1981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尤其受有干校经历的人喜欢,堪称“干校”文学中之经典。今天、今后,人们要感性地了解那段渐去渐远的历史,本书同样堪为经典。
《干校六记》杨绛 三联书店 干校六记,六篇。作者哀而不伤的笔触,却着实触动了我心的全部哀伤。合上书页出门去,迎着夕阳,内心升腾出巨大的荒凉。 写学部的知识分子们被放下书本,体力劳动。挖防空洞,把书书橱搬来搬去“全是由年轻人狠命用肩膀扛,贴身的衣衫磨破,露出肉...
评分杨绛先生今日逝世,享年105岁。昨晚也梦见母亲和奶奶一起仙逝,我哭着对在厨房抽烟的父亲说我们都没有妈妈了。不想在下午第一节古代汉语课间,新闻说您凌晨走了。我悲恸大哭,可又不想人发现,心里说,您终于回家了!您终于回家了!和默存 阿瑗团聚了,一人在人间太孤单。虽不...
评分读《我们仨》时隐隐作痛的东西,在这书里全然读到了。之前对上山下乡没有血肉认识,只隐约记得小时候在史铁生的几篇文章里有所接触,不过早已忘得没影了,显然也是没读进去。而这次换了“老年”角度,听杨绛先生说她在干校的一些经历,生动真实得让我感觉好像自己前世去过一样...
评分《干校六记》杨绛 三联书店 干校六记,六篇。作者哀而不伤的笔触,却着实触动了我心的全部哀伤。合上书页出门去,迎着夕阳,内心升腾出巨大的荒凉。 写学部的知识分子们被放下书本,体力劳动。挖防空洞,把书书橱搬来搬去“全是由年轻人狠命用肩膀扛,贴身的衣衫磨破,露出肉...
评分全书最令人难忘的是钱钟书在序言中所写:六记还差一记,应是“运动记愧”。——大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变成陪跑的“老运动员”,可惊可悲可叹。
评分这本书真是极美的。杨绛先生的文字是不错,不过我在想如果她老公不是钱钟书的话,她还会受到这么高的赞誉吗?
评分全书最令人难忘的是钱钟书在序言中所写:六记还差一记,应是“运动记愧”。——大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变成陪跑的“老运动员”,可惊可悲可叹。
评分六小记。产生共鸣让我放任自己陷入回忆的两句话:客里送人归;晚霞渐渐暗淡, 暮霭沉沉,野旷天低。哎呦,这天色我小时常常见到。
评分你说,那些年代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像不像一场笑话?我爱看杨和钱那种老伴间平淡的爱情。因为有了闲,就想看看对方,跨越那么多路途,却也不说,只默默陪伴一会。无言处最是情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