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方法

问题与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入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洪子诚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85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洪子诚 
  •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中国当代文学 
  • 方法论 
  • 文学 
  • 文学史 
  • 课堂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的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视角,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建构和生成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科学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一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本书既有书斋专著严谨而厚实的特点,又保留了课堂即兴发挥的轻松氛围和鲜活的口语风格,不失为一种富有变革与创新意义的著述体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次重读洪老师的著作,最使我感慨的是“读者”和“史家”双重身份的张力。对于在50年代上大学,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独立的文学史研究的洪子诚先生,“读者”与“史家”的分立并非“逃避”或“承担”的选择问题,而要求研究者将敏锐的时代感性与历史叙述的道义责任尽力综合。 角...  

评分

读了洪子诚老师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后,才感受到洪先生的圆融与原则。 所谓圆融,其一,洪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是置于世界当代文学史理论的框架中研究的;其二,洪先生的讲稿充满了调侃性与幽默感,让人读得常常会心大笑…… 所谓原则,其一,洪先...  

评分

这次重读洪老师的著作,最使我感慨的是“读者”和“史家”双重身份的张力。对于在50年代上大学,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独立的文学史研究的洪子诚先生,“读者”与“史家”的分立并非“逃避”或“承担”的选择问题,而要求研究者将敏锐的时代感性与历史叙述的道义责任尽力综合。 角...  

评分

读了洪子诚老师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后,才感受到洪先生的圆融与原则。 所谓圆融,其一,洪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是置于世界当代文学史理论的框架中研究的;其二,洪先生的讲稿充满了调侃性与幽默感,让人读得常常会心大笑…… 所谓原则,其一,洪先...  

用户评价

评分

重读

评分

【18-99】 2018.5.12-5.18 北京 三百页的书看了六天(心疼自己的速度)作为讲稿来说,有不少旁枝,思路也常有偏移。说是文学史研究,讲史明显多于文学,可见也是北方一派的特色。想来重点并非强调文本阅读,重要的是治史态度和外部研究(如何处理复杂与断裂),老一辈学人对于文学史研究后继者大方向上的强调与指引。(可见苏俄文学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评分

问题大于方法。某种意义上说从最后一章的倒数几个小节找到了一个小的总结,也算是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值得做很长的笔记。--对了,从这本书里能找到无数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无数个研究点。

评分

“一体化文学”

评分

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