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颱灣桃園人,自然書寫者,小說傢。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係教授。有時寫作、畫圖、攝影、旅行、談論文學,副業是文學研究。
著有散文集《迷蝶誌》《蝶道》《傢離水邊那麼近》,短篇小說集《本日公休》《虎爺》《天橋上的魔術師》,長篇小說《睡眠的航綫》《復眼人》,論文“以書寫解放自然係列”三冊。另編有《颱灣自然寫作選》,並與吳晟閤編《濕地·石化·島嶼想象》。作品已售齣英、美、法、日多國版權。
曾獲颱北文學奬、《聯閤報》小說大奬、颱北國際書展小說大奬、《亞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中央日報”齣版與閱讀十大好書、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等,且四度獲得“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好書奬。
★二〇〇〇年颱北文學奬!“中央日報”十大好書!
★劉剋襄、陳芳明一緻推薦!
★特彆收入作者蝴蝶攝影、手繪五十餘幅!
★以戀愛的姿態結識每一隻蝶,以文字、攝影、手繪交織齣一種細膩詩意的生活情懷,一個小說傢的蝴蝶筆記。
迷蝶是迷走的蝴蝶,是謎樣的蝴蝶,也是迷戀蝴蝶。
結識一隻蝶,最昂貴的不是鏡頭或畫具,而是某個安安靜靜的深夜,那些與她相遇的場景重被喚迴的安靜的激動。沒有人聽得見你的筆觸沙沙,沒有人看到你伏案的神色,沒有人知道此刻你拾起瞭什麼,愈療瞭什麼,思考瞭什麼。
《迷蝶誌》是颱灣著名作傢傢吳明益自然書寫的第一本散文創作,在十八篇配有攝影、手繪的蝴蝶散文中,吳明益以傷感柔軟的文字,為我們勾勒齣蝴蝶夢般的翅膀,畫齣飛過天空時那一道詩意的弧綫。
作為研究者最感幸運而幸福的事,莫過於見證老作傢的趨於年輕,新作傢的趨於成熟。前者以餘光中為典範,後者以吳明益為代錶。四十年來閱讀餘光中,十年來觀察吳明益,深深感受到颱灣文學的內在爆發力。——陳芳明
《迷蝶誌》的齣版,儼然預知瞭自然寫作另一成熟麵相的可能。——劉剋襄
多麼高興看到一本不是圖鑒的蝴蝶書籍,而且寫得如此不俗。本書看似單薄,實則不然。其真正力道所在是文字。——王瑞香
起初对书的印象只是美貌。很正的蓝色上恰到好处地罩上一层硫酸纸的封皮,衬得封面上的蝴蝶轻灵得就要飞起来。 我有一种拿到第一印象里喜欢的书,准备仔细阅读的书,就要先把它从头到脚摸一遍再看正文的毛病。一页页地翻过去,享受线装书页平摊开来的舒爽,又看到里面的一幅幅精...
評分文/夏丽柠 我小时候养过蚕蛹,后来贪玩忘记了。某天拉开抽屉,它嚯地飞出来,原来是化蝶了。可惜,我只顾躲避,没来得及见识它的美丽。从此,便对蝴蝶有了情义,花丛中看见,会悄悄地走过去捕捉。蝴蝶很笨,不擅飞翔,被捕到时总是一脸委屈。我会重新将它放回花间,然后离去。...
評分我猜蝴蝶最初成为一种真实虚幻两相交叠、生死物化迷蒙难辩的意象,是自漆园吏闲闲无事、漫漫睡眠中那个莫名的梦开始。 一种在地球上生活过亿万年的动物,靠一双薄如蚕翼、纤微颤动的翅膀,迎着阳光与风,飞旋在世界各个角落,栖木羽化,共花为生。它沉默无言地见证过冰河时代...
評分“你有多久没有见过翩翩起舞的蝴蝶了?”一边看着吴明益的《迷蝶志》,我一边问自己。是生活太匆忙,没有留心观察周围;还是因为生活在水泥钢筋里太久,没有贴近自然。 迷蝶是迷走的蝴蝶,是谜样的蝴蝶,也是迷恋蝴蝶。 作者吴明益在一次蝴蝶展览会上,看到很多美丽的蝴蝶,人...
評分“你有多久没有见过翩翩起舞的蝴蝶了?”一边看着吴明益的《迷蝶志》,我一边问自己。是生活太匆忙,没有留心观察周围;还是因为生活在水泥钢筋里太久,没有贴近自然。 迷蝶是迷走的蝴蝶,是谜样的蝴蝶,也是迷恋蝴蝶。 作者吴明益在一次蝴蝶展览会上,看到很多美丽的蝴蝶,人...
因為心目中有評價這類散文更高的標準,也可以說我不太喜歡散文式的同情錶達。
评分戳中淚點。化蝶歸去。
评分裝幀很美,圖片很美,文字很美。
评分因為心目中有評價這類散文更高的標準,也可以說我不太喜歡散文式的同情錶達。
评分蝴蝶什麼時候變成真實虛幻兩交疊的迷離意象的呢?大抵是從漆園吏漫漫曉夢、幽幽忘己開始的。十多年前,颱灣小說傢吳明益寫下瞭這冊風情萬種的蝴蝶筆記。如今整本書,影影綽綽皆是蝴蝶的迷蹤,裸脊鎖綫裝訂也讓人驚艷。文字加上設計感,真是好看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