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昌文,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1996年1月退休。著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知道》,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列宁对全世界妇女的遗教》、《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等。

出版者:海豚出版社
作者:沈昌文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5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021328
丛书系列:海豚社小精装系列
图书标签:
  • 沈昌文 
  • 回忆录 
  • 海豚出版社 
  • 随笔 
  • 出版 
  • 散文 
  • 文化 
  • 散文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透过书,他成为中国大陆文化界的重要推手;透过他,可以看懂中国大陆六十年来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的变化。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著名出版家、文化人沈昌文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部回忆录。该书详细地记录了沈昌文如何从上海银楼里一个初中都没有读完的“小伙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各种机遇,而一步步地成为三联书店总经理和《读书》杂志主编,以及退休后的生活与出版活动。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同时,它也可看作是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个缩影。书中披露了当代出版史上不少不为人知的细节,具有丰富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第一次知道沈昌文这个名字是在一个评论节目,叫做《锵锵三人行》,当期嘉宾查建英顺嘴提了一句“沈公以何等魄力使三联具有今日之面貌”云云,当时心里一动,本身一直对三联出的书都比较青睐,比如那套金庸先生的全集一直就念念不忘,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瞎惦记。所以事后特...  

评分

2018-4-18 书中提到了作者在为《读书》组稿过程中与很多学者的交往。 李荒芜:在《读书》上发表了一首旧体诗,有人写文章批判,《读书》编辑认为不妥按下不发。书中提到的他的遗言是“但求安静”,流露出一些惋惜。在网上搜到李荒芜曾以“右派”身份在东北原始森林伐木,看到他...  

评分

沈昌文将自己的回忆录名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撷自苏轼的《定风波》,东坡原为豁达语,沈昌文自然是极认同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前半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这才是题眼所在,回首、萧瑟、归去,方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事实上,在回首之前,早已饱尝风吹和雨...  

评分

评分

2018-4-18 书中提到了作者在为《读书》组稿过程中与很多学者的交往。 李荒芜:在《读书》上发表了一首旧体诗,有人写文章批判,《读书》编辑认为不妥按下不发。书中提到的他的遗言是“但求安静”,流露出一些惋惜。在网上搜到李荒芜曾以“右派”身份在东北原始森林伐木,看到他...  

用户评价

评分

去年获得签名赠书

评分

这本书应该说是《八十忆往》的增订本,其中大部分内容,在上一册书中都提到了。这本书增加了他与范用和甘阳的冲突的解释。其实,沈从文就想做个商人,一个书商,而不是要做一个文化人,因而用文化人的标准批判他,恐怕是找错了对象。沈老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好读,很快就能读完。

评分

识相如何,交由读者评判,态度坦然,令人敬佩。是是非非,都已作古,不如随风归去。

评分

回顾一生,从上海银楼当学徒到进入三联书店,从校对到领导秘书,从主编《读书》到三联书店总经理10年,退休后的编书生涯。文章均不长,但都言之有趣有物有料。他的手艺人和买卖人和爱书人的特质与众不同,因此交到很多良师益友,也得罪了不少人。文后附录郝明义的采访很有趣,道出了他的人生智慧。

评分

蜻蜓点水地记录,有一点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