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高·帕特裏奇(Burgo Partridge,1935―1963),纔華橫溢的英國作傢。畢業於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曆史係,屬於號稱“限靈感、限激情、限纔華”的布盧姆斯伯裏文人團體(Bloomsbury Group)成員。其曆史作品客觀嚴謹,文筆優美、充滿文學趣味。1958年,23歲的帕特裏奇齣版《狂歡史》,立刻引起轟動,被譯成十幾國文字。28歲時,因突發性心力衰竭離世,令人惋惜。
本書描述瞭從希臘時代、羅馬時代直至維多利亞時代及二十世紀西方社會各種狂歡活動的現象與形式、意義及影響,並揭示瞭深藏於各種狂歡背後的社會曆史背景以及人們的心理原因。作者將狂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社會道德相一緻的集體狂歡行為,如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宗教祭奠活動、中世紀愚人節活動等;另一類是不為社會容忍的、帶有反叛色彩的縱欲行為,如男女亂淫、生活放蕩不羈等。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重新梳理瞭我對基督教的認知,
评分我個人對這本書很不滿意,希望未來不會再看到這類書:提供那麼多有意思的證據居然沒有任何文獻支持的腳注(至少做成《古希臘人的性與情》這樣吧)。當然我願意相信這是齣版社為節約成本故意刪除而不是作者本來就隨心所欲憑著腦內激蕩寫就。狂歡史,當然是比較含蓄地譯法,我想如果直譯成縱欲史估計過審會花些力氣。作者論證這麼多,其目的之一即是預言狂歡(或者說縱欲)會長時間伴隨人類,在過去它們會以直接、扭麯、病態的方式齣現,在現在則更為間接,這種轉變和整個曆史進程息息相關,作者認為特彆受到心理學的發展(其實他在論證過程中幾乎用的都是心理學理論),使人們對欲的瞭解更加理性與客觀,但是關於這點作者沒有做更深入的解釋,可能因為他是個史學生的緣故吧。
评分沒仔細看英文題目,原來他講的狂歡是性狂歡,一路從希臘羅馬開始,全是各種狂亂的軼事,直到20世紀,纔多瞭一些分析。如果分析再多一點就好瞭。其實如何處理人類自己的欲望,是文明起落的動力,最後他夫人的文章,情真意切地迴憶這位英年早逝的作者,不僅是感人,也是更好的注解。
评分雖然有點“少兒不宜”,但是對於理解古希臘羅馬文學文化中的某些現象確實有很大的助益。
评分我的口味也真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