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旧影秦淮

老南京·旧影秦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兆言

1957年出生,南京人。1974年高中毕业,进工厂当过四年钳工。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80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总字数约500万字。主要作品有七卷本《叶兆言文集》、《叶兆言作品自选集》以及各种选本。另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多么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绝妙小品文》、《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等。

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作者:叶兆言
出品人:楚尘文化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482963
丛书系列:老城影像丛书
图书标签:
  • 南京 
  • 文化 
  • 摄影 
  • 老城市 
  • 老城影像丛书 
  • 经典 
  • 风土人情 
  • 楚尘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六朝金粉,秦淮艳影;

虎踞龙盘,人文荟萃。

在叶兆言充满感情的笔下,秦淮歌女的命运,文人学者的风貌,紫金山的古树,玄武湖的碧波,抗战烽火,民间生活……南京在沧桑厚重之外,平添了亲切感和真实性。

350幅精挑细选的南京老照片,配以详尽而感性的文字解读,从各个层面对南京进行了直观的呈现,这些永恒的瞬间,使已经逝去的人物、风景、事件,鲜活地再现于眼前。

在叶兆言的文字里,在老照片的画面中,南京的过往,仿佛触手可及。

█编辑推荐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

★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的南京,历史悠久,曾经盛极一时,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叶兆言是个“南京通”,在他极富感情的笔下,老南京的人和事显得鲜活生动,跃然纸上。

◆300多幅罕见南京老照片,与叶兆言的文字互为映衬,从多个角度,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丰满的老南京。

█媒体评价

叶兆言是读者公认的写南京最多也是最好的当代作家。

——《金陵晚报》

《老南京·旧影秦淮》唤起了读者们对于城市的历史怀旧,人们试图在黑白图像世界中,感受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上海文化》

突破历史的藩篱,无意落人窠臼……讲故事的人有想象力,就不难妙笔生花。

——《中华读书报》

通过叶兆言的文字,读者可以重新认识他的这些“邻居”(老南京的人和事)们,掩卷之后,情绪难平,若有所思。

——《北京青年报》

(叶兆言)自己的写作,目的只是提供一个好故事,以此让读者进入真实的历史场景,“了解一些历史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

——《江南时报》

叶兆言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对历史的追溯,微妙地刻画出人性和情感的形态,并加入自己对这段历史看法的主观色彩。

——《青年文学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前几天吧,在和一个朋友说到故乡的问题,我说,我对于所谓的故乡,其实没有什么浓郁的感情,那不过就是人生这个游戏中自己的随机生成点。而不幸对我而言,那个叫“故乡”的随机生成点实在没留下什么很好的印象,那就不怀念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过来呢,可能到一些地方,...  

评分

作为老城市系列之一,老南京由著名作家叶兆言执笔。 对于叶兆言,以前只知道他出身大家,并非查考过。在读这本书中,看到他讲到爷爷问他父亲的情况,并感叹大概是早已不在了。才查了下,原来这个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叶圣陶,他父亲就是叶至善。当然,这是题外话。 老南京这本书...  

评分

喜欢叶兆言的书,是因为他的文字朴实客观,不会过分吹嘘自满,也不会过分谦虚自卑。旧影秦淮通过几组老照片,从多角度切入叙述了南京旧事,通篇没有废话却能很好的将那段时期的城市面貌、民众的精神状态勾画出来。  

评分

这本书先是一次去南京的短暂停留中,在一家二楼书屋看了一半,又买了回来在家看了另一半。这是一本关于南京这个城市的近代史,一张张老照片凝固的是那一瞬,作者又就着这一瞬给我们娓娓道来了关于南京城的种种前世今生。了解了关于这座城的历史,才明白她现在的之所以如...  

评分

我越来越喜欢南京了,这个有分寸的城市。周末坐公交在市区里兜,还能看出旧照片的影子。南京的绿化特别可爱,这书里有几张老照片,有中山路那些气派的大法桐小时候的样子。可惜前几年为了拓宽道路砍了一批,南京就永远失去了它的一些法桐。 这可是《板桥杂记》里的秦淮河啊,可...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谢赵老师栽培,感谢您的南京故事。今后或许不会再跟老师研究近代历史,但能与如此优秀的老师成为朋友,大概是我大学生涯最幸运的事情之一了。感谢。

评分

有好些地方看不懂 都怪自己历史没学好.

评分

行至南京南书房读到,会增加一些对南京的了解

评分

听老南京叶兆言讲秦淮歌女莫愁船娘讲禁娼和开禁的历史流转,讲中山路讲小火车讲南京城市规划的超前与遗憾,讲中山陵讲奉安大典讲撤离和还都,讲中大“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诚,朴,雄,伟”和苦读学风,讲要人官邸名人故居,讲景点掌故讲民间故事讲遗民情结。“辛亥革命以后,有一种流行说法,要做官去北京,因为那里是北洋政府所在地,要发财去上海,因为那里是十里洋场,而真要读书,就到南京来,因为这里除了能读些书,什么也得不到。”在南京读书四年,对书中的人事景物总有种天然的亲切感。

评分

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 南京,一个令我充满无限遐想的城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