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弗朗斯•德瓦尔
荷兰著名的心理学家、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现为美国艾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之后相继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7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当今世界具有巨大影响的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以及目 前在世的全球最伟大的十几个科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黑猩猩的政治》、《类人猿与寿司大师》、《灵长类动物如何谋求和平》以及《人类的猿性》等。
译者简介
刘旸
笔名桔子帮小帮主,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芝加哥大学取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有译作《永生的海拉》、《迪士尼儿童百科全书:绿色植物》,为《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冷浪漫》作者之一,科学松鼠会成员,曾担任果壳网科学星探和策划,组织过科学与艺术的跨界活动,目前的工作领域为在线教育和女性健康产品开发。
贪婪已经过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自私吗?当我们从生物性的角度评判社会问题,我们往往基于人类自私的属性,但我们不该忘记,人类天性中同时有另一些特质,将人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调整彼此的步调,关怀弱者,帮助他人。因此,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植根于漫漫历史长河。本书记载了一个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对人类道德起源问题引人入胜、浅显易懂的考察,它挑战了一直以来人类对该问题最基本的假设。
媒体推荐语★
关于人类善行的生物学根源,本书提供了重要而又及时的信息。
——德斯蒙德·莫利斯,著有《裸猿》三部曲
看完这本书,你大概能意识到,人类是多么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动物。我们不但可以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人的快乐而快乐,我们也可以为了他人的痛苦而快乐,为了他人的快乐而痛苦。在灾难和异族面前我们相濡以沫,一旦天下太平我们又相忘于江湖或者相互厮杀。如此极品,却又如此科学。这本书不但可以让你坦然接受内心的黑暗杀人越货,还可以让你不做作不矫情的释放光明学习雷锋。
——周欣悦,中山大学心理系教授
在德瓦尔老爷跟着一群群黑猩猩过日子的这些年月里,他见证了灵长类波澜壮阔的本性,见闻比我跟着一群群人拍戏的这个过程有过之而不及。这本书谈的是共情,又称同理心,简单来讲就那种让我坐在非诚勿扰舞台这端分明地感到对面嘉宾们喜嗔哀愁的神奇人类情感机制,科学很好玩,很和谐。
——宁财神,作家、编剧
说在前面的话: 对果壳的印象一直很好:接地气,说人话,很靠谱;读罢此书,这种印象进一步加深了。 科学的温情面,动物的“人性”观 ——评《共情时代》 文|杜子腾 最近读了很多译作,翻译风格千差万别,十分影响阅读的效率。然果壳阅读的这本《共情时代》是目前唯一一本读...
评分如果你从小喜欢动物世界,对生物和进化论有一定了解,如果人类社会和政治经济中规律性的东西是你所感兴趣的,那么推荐阅读德瓦尔的新书《共情时代》。当对各种社会现象无休止的讨论中,制度法规的讨论已经车轱辘话,哲学已变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意识形态只是借尸还魂,生物学的...
评分先厘清一个概念,“共情”不是“同情”。“共情”是情感的本能反应,是对他人境遇的设身处地的感受。“同情”是对此做出的理性的、逻辑的反应。所以sheldon是个完全没有共情力的人。但他会在别人心情不好时,递上一杯热饮表示“同情”。 我受《自私的基因》以及进化心理...
评分一直以来,社会中对人性的主导思潮都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着利益关系的,自私性与竞争性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书籍都教会我们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取得更大的利益,这个时候,谈及感情,难免显得扭扭捏捏,天真不已。 人性或许天生就充满着某种自私性...
评分一直以来,社会中对人性的主导思潮都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充满着利益关系的,自私性与竞争性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书籍都教会我们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取得更大的利益,这个时候,谈及感情,难免显得扭扭捏捏,天真不已。 人性或许天生就充满着某种自私性...
略艰涩,带很多实验性的说明
评分生物学角度解读利他和共情,作者的研究挺有意思。
评分其实我一直想对于“如果基因的基本需求是将自己延续下去为最优前提,那么人类为什么多数性行为并不是为了生孩子”寻找答案。作者的意思是“个体行为的动机是具有自主性的,并不完全受基因所控制。生物并不是基因的奴隶,我们更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二把手,一直在基因的眼皮底下偷偷地另起炉灶。”“基因是自私的,但我们不是,我们因为某一个原因而演化出来的功能,经常会被我们用来做其他的事。”所以就是说,大局是由基因掌控,而细节,我们自己微调。
评分大体有趣。有些观点持保留意见。
评分干货内容为零。写了一堆动物也有共情的例子,然后说自己花了大篇幅写人类多有共情,这位作者真的知道自己写的是啥吗?还说什么“如果我是上帝,我要努力让共情在更广的范围发扬光大。”假如你是上帝,你就是共情独裁者。总是有很多人忽略帮助别人带来的自我感官愉悦和心理满足,以此得出“不自私”的结论。强调人类的共情也没有意义,这种不依赖理性的存在都很危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