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德國文學傢、思想傢,因其博學和敏銳而享譽世界,被視為20世紀前半期德國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傢,被譽為“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著有《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可技術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評歌德的<親閤力>》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等名著,尚留下大量書信。作為眾所周知的思想傢,其論著豐富的解釋力吸引越來越多學者的目光,儼然成為重審現代性與歐洲文化史的關鍵節點。
王炳鈞,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教授、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1990年獲漢堡大學博士學位。著有《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954年以來在德國的接受史》(法蘭剋福,1991年); 《弗蘭茨•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中的權力結構問題》。
楊勁,德國洪堡大學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係副教授。
本書是本雅明的博士論文,針對當時流行的對於浪漫派理論的誤讀,本雅明以問題史的思路,試圖追蹤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的變遷,意在揭示其藝術批評的哲學根基,以準確界定德國浪漫派青年運動的積極成就。不同於一般的藝術批評史研究,作者更願意將其納入更為廣泛的視野,就浪漫派所理解的反思概念、認識論、藝術作品、藝術理論做瞭深入清理,其中對內在批判與救世主義的闡發,極具洞察力。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 《经验与贫乏》 我们的读物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们,在他的葡萄种植园下面藏着宝物,只待他们去挖掘。他们挖啊挖,却连宝物的影子也没挖到。秋天到来时,没有任何地方像他们的葡萄种植园那样果实累...
評分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 《经验与贫乏》 我们的读物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们,在他的葡萄种植园下面藏着宝物,只待他们去挖掘。他们挖啊挖,却连宝物的影子也没挖到。秋天到来时,没有任何地方像他们的葡萄种植园那样果实累...
評分在《城徽》中,卡夫卡翻转了《圣经》对修建巴比伦塔的记叙:《圣经》中,人们修建巴比伦塔带着通往天国的紧迫与坚定;而在卡夫卡笔下,人们对巴比伦塔的修建则永远处在无限的延宕之中,“仿佛眼前还有几百年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延宕同时又与一种坚定的进步理念相联...
評分在《城徽》中,卡夫卡翻转了《圣经》对修建巴比伦塔的记叙:《圣经》中,人们修建巴比伦塔带着通往天国的紧迫与坚定;而在卡夫卡笔下,人们对巴比伦塔的修建则永远处在无限的延宕之中,“仿佛眼前还有几百年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延宕同时又与一种坚定的进步理念相联...
評分米老鼠和本雅明 ——评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两个初次见面的现代人坐在一起,他们会问对方哪些问题? “你的星座是什么?你的血型是什么?你是素食主义者吗?你信手相吗?你练瑜伽吗?” 我们用越来越多繁琐的分类划分人群。克莱斯特曾经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本雅明的博士論文。
评分似乎是1999年百花文藝齣版社齣的《經驗與貧乏》中相關部分的再版,並非新譯,譯者皆為王炳鈞和楊勁二人。本雅明的這本小書,其重要性不必待言。一些關鍵術語概念的翻譯上,可以再商榷,尤其是涉及費希特的部分。
评分細緻,具有內化的空間,許多哲人不過步你後塵;附論荷爾德林的兩首詩到位
评分耶拿浪漫派把藝術作品與藝術的關係確定為總體中的無限性即——藝術的無限性實現於作品的總體之中:歌德把它確定為多樣性中的統一體即——藝術的統一體反復齣現在作品的多樣性中。歌德以初始畫麵的風格概念講述一種神話,他對形式問題的解決方案在哲學上的影響不及他對藝術內容的確定。而且他拒絕承認可批評性是藝術作品的根本因素。這是他文論的最終底色。而浪漫派(本雅明始終是在談德國早期耶拿浪漫派)則沒有能把握藝術理想,或者說將劣質的作品也包含在瞭一種類似於謝林談萊布尼茨的斯賓諾莎主義時對惡的問題所說的“有限性的加量和肯定性的減量”。這樣看來,歌德的藝術理念與古希臘人接近但更加自然主義。而浪漫派在原則上與之對立,逐漸超齣瞭《威廉·邁斯特》的控製範圍,在可批評性中將必然性、無限性、理念與模仿、完善、理想對立,是冷靜的光
评分臨近畢業,我還在瘋狂地讀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