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德国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博学和敏锐而享誉世界,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著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评歌德的<亲合力>》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名著,尚留下大量书信。作为众所周知的思想家,其论著丰富的解释力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俨然成为重审现代性与欧洲文化史的关键节点。

王炳钧,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90年获汉堡大学博士学位。著有《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954年以来在德国的接受史》(法兰克福,1991年); 《弗兰茨•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中的权力结构问题》。

杨劲,德国洪堡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204
译者:王炳钧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42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3160976
丛书系列:本雅明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本雅明 
  • 瓦尔特·本雅明 
  • 文学理论 
  • 浪漫主义 
  • 文艺理论 
  • 德国 
  • 文学研究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本雅明的博士论文,针对当时流行的对于浪漫派理论的误读,本雅明以问题史的思路,试图追踪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的变迁,意在揭示其艺术批评的哲学根基,以准确界定德国浪漫派青年运动的积极成就。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批评史研究,作者更愿意将其纳入更为广泛的视野,就浪漫派所理解的反思概念、认识论、艺术作品、艺术理论做了深入清理,其中对内在批判与救世主义的阐发,极具洞察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 《经验与贫乏》 我们的读物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们,在他的葡萄种植园下面藏着宝物,只待他们去挖掘。他们挖啊挖,却连宝物的影子也没挖到。秋天到来时,没有任何地方像他们的葡萄种植园那样果实累...  

评分

米老鼠和本雅明 ——评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两个初次见面的现代人坐在一起,他们会问对方哪些问题? “你的星座是什么?你的血型是什么?你是素食主义者吗?你信手相吗?你练瑜伽吗?” 我们用越来越多繁琐的分类划分人群。克莱斯特曾经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评分

[本文原為研討會論文〈戰爭、技術媒體與傳統經驗的破滅:論魯迅小說中的「暴力」與「破壞」〉的第一節,論文全文已刊於薛毅、孫曉忠主編的研討會論文集《魯迅與竹內好》(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正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言:「心神渙散者也能養成習慣。」...  

评分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 《经验与贫乏》 我们的读物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们,在他的葡萄种植园下面藏着宝物,只待他们去挖掘。他们挖啊挖,却连宝物的影子也没挖到。秋天到来时,没有任何地方像他们的葡萄种植园那样果实累...  

评分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 《经验与贫乏》 我们的读物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老人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们,在他的葡萄种植园下面藏着宝物,只待他们去挖掘。他们挖啊挖,却连宝物的影子也没挖到。秋天到来时,没有任何地方像他们的葡萄种植园那样果实累...  

用户评价

评分

当代文学和艺术研究陷入了两重困境:其一是文本细读与形式主义分析,它们将意义圈定于最为表浅的言语和图像符号层面,而自我局限于贫瘠的文本/图画内部和既有的符号结构中——它们繁琐的手法不是在分析文本,而是在对死物进行考古;其二是外部分析与社会批判,它们将意义锚定在文本/图像的外部,通过意识形态的赋魅和作者八卦的闲扯将文本/图像当做文化河流中的任意一颗水滴——它们用傲慢与无知奴役文本/图像,把文本/图像当做工具。浪漫派的内部分析可以说奠定了雅明叔一生的文学批判理念——从文本的深渊中,觅得永恒不变的理念姿态,从而唤醒文本/图像的内在生命力,使文艺批评产生真正的现实力度。对本雅明而言,卡夫卡是将世俗小说当做圣经写作,而他的内部批评是将世俗文本当做圣经解读。此外还有瓦尔堡的无名之学。阿甘本对此多有著述。

评分

临近毕业,我还在疯狂地读书……

评分

耶拿浪漫派把艺术作品与艺术的关系确定为总体中的无限性即——艺术的无限性实现于作品的总体之中:歌德把它确定为多样性中的统一体即——艺术的统一体反复出现在作品的多样性中。歌德以初始画面的风格概念讲述一种神话,他对形式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哲学上的影响不及他对艺术内容的确定。而且他拒绝承认可批评性是艺术作品的根本因素。这是他文论的最终底色。而浪漫派(本雅明始终是在谈德国早期耶拿浪漫派)则没有能把握艺术理想,或者说将劣质的作品也包含在了一种类似于谢林谈莱布尼茨的斯宾诺莎主义时对恶的问题所说的“有限性的加量和肯定性的减量”。这样看来,歌德的艺术理念与古希腊人接近但更加自然主义。而浪漫派在原则上与之对立,逐渐超出了《威廉·迈斯特》的控制范围,在可批评性中将必然性、无限性、理念与模仿、完善、理想对立,是冷静的光

评分

本雅明的博士论文。

评分

本雅明的博论,书是好书啦,只是有人吐槽太贵,不到两百页卖四十多。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