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著者簡介:
鬍頌平(1904—1988) 浙江溫州人,鬍適之先生1958年至1962年去世前的秘書。他曆經十幾年嘔心瀝血的搜集與整理,考定鬍適之一生的行止、著述與地點,完成瞭三百多萬字《鬍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被餘英時評價為“中國年譜史上一項最偉大的工程”。
鬍頌平先生在隨侍鬍適之先生的歲月裏,將先生晚年的一言一行都記錄瞭下來,除瞭編入《鬍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的以外,都收入這本書裏。
鬍適之先生學識淵博、見聞廣闊,他們談話的內容,小到一個字的讀音、一首詩詞的字句,大到國際局勢的演變、社會背景的探索,無所不包。或茶餘飯後,娓娓道來,逸趣橫生;或有感而發,意氣飛揚,躍然紙上。不僅呈示瞭鬍適之先生幽默風趣的談吐、憂國憂民的情懷,更難能可貴地體現齣他的日常生活狀態、晚年的思想與智慧。無論對研究者或普通讀者,本書都是重要的參考讀物。
今天迴想當年麵對麵的談話,我個人常有如同“江海之浸,膏澤之潤”的感受。但願一班尊敬鬍先生而不得及見的年輕朋友分享我的感受。
——鬍頌平
*********************
在鬍適生命的最後幾年裏,本書作者一直侍奉於左右,像學徒,秘書,助手,又是記錄言行的史官。我們應該感謝鬍頌平先生,給後人留下瞭這部堪與愛剋曼的《歌德談話錄》相媲美的著作……喜歡近世典故的讀者讀起此書來會更津津有味。鬍適一生交際廣泛,老來對各種人物不免有所品評,尤其是私下言談,更少顧忌,讀來頗廣見聞。
——賀衛方
我嚮很多人推薦《鬍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非常翔實,非常零碎,但是讀過以後會覺得每天跟著鬍適,他的片言隻語會影響你。我偏愛魯迅,這些年纔開始走近鬍適,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還會再讀好幾遍。
——陳丹青
在最初的一年裏,鬍適並不知道鬍頌平在記載自己的言行,有一天偶然得知後,鬍適先是詫異,繼而說:“你還是當作我不知道地記下去,不要給我看。將來我死瞭之後,你的記錄是有用的。”正因為初衷便是默默如實記錄,而鬍適本人也未加潤飾與乾涉,從而得以讓後來的眾多讀者通過鬍頌平的記錄,從鬍適的生活細節中一窺他的真實一麵。
——劉煒茗
《鬍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無疑為文化史、學術史提供瞭重要史料,或許正因為是“晚年”,而且又是“談話錄”,纔彆具價值。中國人嚮來認為人到瞭一定年齡就“從心所欲不逾矩”,談話不像口述那麼正規,所以這種隨意的方式處處將鬍適的真性情“口述實錄而立此存照”,一個真實的日常生活化的鬍適就這樣慢慢走近讀者。
——唐小兵
源地址:http://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7535 晚年胡适的“率性”与“做圣” 蔡炯昊 2014-08-26 1958年4月,胡适自美国回到台湾,接替朱家骅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卜居台北郊外的南港,与中研院毗邻,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国公学时代的...
評分本是随手翻翻的书,居然一口气读下来,而且很受感染和吸引。看这本书,最好先看作者胡颂平后记,对这个谈话的动机先有个了解。 记录者胡颂平是胡适的学生,也是他的秘书,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胡适晚年的工作、生活和思想,读来亲切而轻松,不像其他的胡适传记或口述那么不...
評分1、第71—72页:1960年11月2日条目下,记孙德中收了十七篇一般纪念蔡(元培)先生的文字,其中有一篇是马寅初的“蔡先生思想之宽大”,故意把“寅”字写作“云”字。先生说:“这样不好。要收马寅初的文字,就应写他的“寅”字,。。。。。。。 不知先生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評分 評分如果是未删减版值得读下,如果是删减版,很多精华和真实的谈话内容看不到,很遗憾的 胡颂平(1904—1988) 浙江温州人,胡适之先生1958年至1962年去世前的秘书。他历经十几年呕心沥血的搜集与整理,考定胡适之一生的行止、著述与地点,完成了三百多万字《胡适之先生年谱...
重讀
评分讀這部談話錄,讓我想起《歌德談話錄》,作者本來就有意為之。讀這部書,讓我瞭解很多鬍適之先生晚年的思想和經曆,盡管基本上都是談話的內容,但正是因為記錄言論和思想,讓我一定程度上能夠瞭解晚年鬍適之先生的日常。他淵博的學識,浩瀚的精神世界,溫文儒雅的氣質,溫情滿滿的感情,平易近人的隨和,都令我心嚮往之。鬍適之先生,我的人生偶像!感謝這本書,讓我讀瞭就像伴隨在他的身邊。雖然隔著時空,但我們的精神世界可以這麼接近!
评分簡體新版,重讀。刪節扣分。
评分沒看完
评分簡體新版,重讀。刪節扣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