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无人不识王鼎钧。在大陆,读者常问:谁是王鼎钧?
他1925年出生于山东兰陵;抗日战争爆发,他在山东老家跟着父亲打游击;1942年,他穿过日占区,到达安徽阜阳就读国立二十二中学;抗战末期,他成为国民党宪兵,历经徐州、南京、上海、葫芦岛、沈阳,洞悉国民党真实面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穿着解放军服跋山涉水,逃到台湾,乱中景象尽收眼底;1950年代,他进入(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做编审组长、节目制作组长、专门委员,先后主编台北《扫荡报》副刊,台北《公论报》副刊,担任《中国时报》主笔和“人间”副刊主编,幼狮公司期刊部总编辑,阅尽台湾文化界内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与沉浮。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在台湾,他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和当代散文“崛起的山梁”。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以前看西南联大诸公的回忆录,甚至有点心生羡慕,那样的一个离乱年代,却有着那样充沛的青春。再看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真的自忖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被历史裹挟着,一路走来。王先生是幸运的,在他的晚年还能用他的笔墨为后人记下这...
评分去年承山东杨兄转赠鼎公《怒目少年》、《葡萄熟了》两书,一直未有时间细读。或许是我的职业使然,或许是当年《左心房漩涡》给我的印象实在剧烈,我读了几次《怒目少年》的开头,又放下了。 我并不喜欢读传记作品,关键的原因在于一种轮回思想。阳光底下无甚新鲜事。今日人的生...
评分今天读完了《怒目少年》,只做了一些摘抄,仍是感觉自己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虽偶有感慨,但并没有记下什么。近来读书总是这样,走马观花地过一遍,然后又觉得太浅,想再读一遍,但终是没有再读。 我实在是喜欢《怒目少年》的文笔,字里行间都是回忆跟思考。就像先生讲给我听那些...
评分#20180727#怒目少年 :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二 小孩子长大了,总归要离开家的。作者17岁离开自己的老家山东,前往安徽阜阳。这条道路不好走,长途跋涉穿过日本的占领区,幸好一路平安,开启了自己正式的求学经历。就读于国立二十二中,在校长李仙洲的努力,成为了一所国立学校...
评分by尹敏志 1944年年底时,王鼎钧这些流亡学生们怎么都不会想到,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竟然会是羸弱不堪的中国。在那年的豫湘桂战役中,日军稍一发力,便连下河南、湖南、广西等省,打通了大陆交通线,陪都重庆岌岌可危。此时,国民党政府已计划日军若一旦入川,便迁往更偏远的...
一个人只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却是一个民族的写照。
评分一个人只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却是一个民族的写照。
评分一个人只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却是一个民族的写照。
评分一个人只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却是一个民族的写照。
评分一个人只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却是一个民族的写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