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戴维·福特(David F.Ford) 剑桥大学神学钦定讲座教授。已出版作品包括《〈欢呼颂〉:赞颂的神学》(与丹尼尔·哈迪合著)、《〈哥林多后书〉中的意义与真实》(与弗朗西斯·扬合著)、《当代神学家:20世纪基督教神学导论》(编)、《生命的形态》、《自我与拯救:接受转化》等。
序言作者
何光沪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宗教学基础理论、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研究。著有《多元化的上帝观》、《月映万川》、《何光沪自选集》、《百川归海》、《三十功名尘与土》等。
不论是对宗教信徒还是非信徒,本书都为他们提供了对当代神学核心问题的公允概述。戴维·福特提问式的叙述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作为宗教信仰之基础的那些原则:拯救在世界几大宗教中的核心地位,古代、现代以及后现代背景下的上帝观念,祈祷与敬神活动对神学提出的挑战,罪与恶的问题,等等。作者还探究了神学中体验、认识和智慧的本质,以及今人解读神学文本的恰当方式。
文/吴情 尽管后现代社会排斥一切权威和既定教条,但现今世界上有宗教信仰的人,数量着实不少。尽管发展过程艰难曲折,但某些地方性宗教,最终成为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尽管是技术影响思想、娱乐至死的年代,没有多少人会就信仰的问题跟人较真论辩,但学界还...
评分牛津通识系列的书大部分都不错,可是国内引进后的翻译实在不敢恭维。刚看完《圣经纵览》,无论内容还是翻译都很差,这本《基督教神学》还没看完,内容还不敢评论,这翻译水平……怎么说呢,这种中文只能算勉强能看懂,大部分不像人说的话。
评分看完了第三章后感觉神学的本质是护教学。基督教天生反感理性,哲学和推论是神学用来攻击他人的武器,而非提升自身的手术刀。 神学要求一切思考都必须在神学语言中进行,所谓客观是不存在的。这就好比一个巨大的笼子,隔离了对手,也让自身受困。如果用批判性思维的说法,那就...
评分认知主体(自我),认知客体(世界),认知方式(语言)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自我认识世界,语言给自我带来意义,并显露世界的真理。 认知主体(自我),认知客体(世界),认知方式(语言)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自我认识世界,语言给自我带来意义,并显露世界的真理。 ...
评分问:哲学、科学和心理学是什么关系?如果科学越来越发达,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越来越认识,是不是说哲学到后来,也就是说那种没有科学实践、单是凭想象来认识的哲学会消亡? 答:科学是研究经验范围的问题,经验范围就是我们通过感官接触到的材料,对这些经验进行分析、整理,这是...
太浅太浅
评分太好看了,大家之作,只想熬夜看完。宗教与神学真如你想象中的那样吗?
评分结尾力道稍逊,但中间几章非常漂亮。耶稣基督的位格之所以独特,确实在于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是神性和人性的结合。我有一种与作者相仿的感受,将来的宗教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大学学院。今天所见的许多所谓寺庙、教堂,已经渐渐沦为一种单纯的社会机构,但在思想发展上所能扮演的角色越发脆弱了。译笔上乘。
评分就是…鸡肋。
评分读的是繁体版,写得很好,翻译也很好。希望从逻辑的角度来认识神学的人,这本书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