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张爱玲 高全之 張愛玲 文學批評 文学研究 台版 現代文學 人物志
发表于2024-12-25
張愛玲學. 續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四十多年張學築路,從內緣來到外緣──
高全之是張愛玲海葬的見證人,四十多年來鑽研張愛玲,屢發前人所不見,復鈎沈不少珍貴材料,備受海峽兩岸三地文壇推崇。十八篇最新文論,著力三大方面:張愛玲英譯自己、中譯他人的翻譯問題及其張學價值;《雷峰塔》、《易經》、《小團圓》、《對照記》組成的「我自己的故事」寫作計畫,側重張愛玲對親族的評價;語錄私信中的友誼與美國生活地圖。
名人推薦
高全之一起步就以文學批評(特別是小說批評)為終身志業的這個抱負,從來沒改變過,就像信仰那麼堅定、堅毅。他孜孜不倦,全力以赴,就這麼穩定踏實地一路走來,長期的日問月學,培養出豐富的理論修養,周密的邏輯思考,以及嫻熟的文字駕馭力,大量汲取,厚積薄發,使他幾乎沒有經過一般寫作新手的青澀 階段,一出手就到達一定的藝術高度。——瘂弦〈高全之,學院外文學批評的築路人〉
像高全之這樣能以嚴謹誠虔的態度,客觀分析的筆調,來評論臺灣當代小說的人,實不多見。高全之在大學研究數學,但他個人真正的愛好卻是文學。這樣的結合,賦予他一種特殊的優點:數學邏輯的頭腦,文學藝術的感性。因此他的批評文章,文理縝密,冷靜清晰,免卻了臺灣文學批評界囿於個人喜惡而感情用事的弊病。——白先勇〈我看高全之的《當代中國小說論評》〉
高全之已悄然自個別文本的內在分析,逐步開拓至版本考據、生平事蹟、書信材料、佚文追蹤等。……收入二○一四年麥田版《張愛玲學續篇》的近年文字更加深此一方向,擴大至張愛玲的親戚關係、家族系譜、居所地理、譯文問題等。……夏志清教授生前讚賞高全之「研究張的作品,態度上如此嚴肅、下的功夫如此之細緻」。——鄭樹森〈從內緣到外緣——高全之與張愛玲學〉
高全之
1949年生於香港,四歲隨父母遷台,在台灣成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電腦科學碩士。美國航太工業資深電腦軟體工程師。1976年出版《當代中國小說論評》(台北:幼獅)。該書略做修訂之後,1998年改名《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1997年完成《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2003年出版《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兩岸三地許多專家學者推崇該書為張愛玲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2008年擴充篇幅,增訂版以《張愛玲學》行世(台北:麥田);2011年推出增訂二版。2014年,新作《張愛玲學續篇》問世。
P111“周玲芬出版于一九八八年的书籍里记载张子静过世”。书后的注释:周玲芬该书的出版时间为一九九八年。按张子静1997年去世,书后的注释是准确的,正文中的这个1988年应该为1998年。韩邦庆写成了韩庆邦。
评分P111“周玲芬出版于一九八八年的书籍里记载张子静过世”。书后的注释:周玲芬该书的出版时间为一九九八年。按张子静1997年去世,书后的注释是准确的,正文中的这个1988年应该为1998年。韩邦庆写成了韩庆邦。
评分文風平正、字字言之有物的優點依然突出。內容沒有前一本那麼精到,但作者還是下了功夫的。有些議論稍微有點小題大做。對《阿小悲秋》的討論有錯:初刊本並非如作者說的,秀琴叫秀娥,哥兒達叫哥兒達;我看了唐文標的《大全集》裏的原版影印,發現秀琴本來也是秀琴,從不曾改名,哥兒達卻是本名哥達。可見對學者不能迷信。
评分文風平正、字字言之有物的優點依然突出。內容沒有前一本那麼精到,但作者還是下了功夫的。有些議論稍微有點小題大做。對《阿小悲秋》的討論有錯:初刊本並非如作者說的,秀琴叫秀娥,哥兒達叫哥兒達;我看了唐文標的《大全集》裏的原版影印,發現秀琴本來也是秀琴,從不曾改名,哥兒達卻是本名哥達。可見對學者不能迷信。
评分依旧是文本细读,关于《小团圆》的一篇最喜欢,和我以前的想法很像,因为一切都是九莉的视角。其他几篇近乎历史索引,比如赛珍珠一篇,李鸿章一篇,遗民态度一篇,与张爱玲没有直接关系,只能算间接关系。最后,这本书真的好漂亮,爱不释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張愛玲學. 續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