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園,1945年生。1969年北京大學中文係本科畢業,1981年北京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畢業,師從王瑤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北京:城與人》《地之子——鄉村小說與農民文化》《製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以及散文集《獨語》《紅之羽》等。
本書關注明清易代之際這一特殊時代中國士大夫的言論、心態、選擇,上、下兩編各以“話題”和“人物”為切入點,藉助大量生動的曆史材料,讀解知識人的命運,在研究視角、結構方式和學術眼光方麵都具有獨到之處, 是一部難得的高質量思想史研究著作。1999年初版後獲得學界廣泛認可和好評,曾獲“長江圖書奬”,並已轉讓韓文版權。
明清之际是王朝更替的一段特殊历史,然而在特殊历史之中所蕴含的不同甚或说剧变实在是微妙到极致。我一直都觉得思想史比实在的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更具价值和吸引力。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时代骤变的必然与生命力。 《明清之际士大夫》深刻而有力,生动展示了那个时期...
評分发现赵园比王汎森更有犀利的灵气,又带有一些暮气,故其分析更为锐利。此种史识也只有经历若干惨痛的集体记忆的大陆学者方能写出。呜呼,所谓亡天下者,非社稷颓倾,文化剧变,乃在于暴政杀士人之心,乃至人心丧乱,末世之象也。
評分明清之际是王朝更替的一段特殊历史,然而在特殊历史之中所蕴含的不同甚或说剧变实在是微妙到极致。我一直都觉得思想史比实在的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更具价值和吸引力。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时代骤变的必然与生命力。 《明清之际士大夫》深刻而有力,生动展示了那个时期...
評分用了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才将这本书读完,合上书之际,静心回想,却似乎想不起此书的精彩之处,似无所获。赵先生此书,题目宏大,亦能争人目光,我就是被书名吸引的。但全书读完,却觉得赵先生此书并不太令人满意。 首先是文字,此书文字与句式半文不白,读起来拗口,...
比較失望,除瞭第一章論明代士人好極端刻核的一章比較精彩外(但似乎受瞭福柯的影響?),剩下的幾章隻是分專題摘抄材料罷瞭,作者纔氣不足。
评分原來梳理綜述完那捆材料需要六年,嘆服功力之細緻。北大這套“博雅英華”封麵壓得住,價格還不算嚴謹學術界扛把子。源博雅+文苑英華麼?
评分資料翔實,缺乏論點。
评分初讀覺得碎落,但漸讀漸覺得有收獲。不難想見,寫這樣一本書,要讀多少史料,下多少功夫,費多少思量。
评分讀精裝新版又有不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