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已經日漸成為內涵模糊的現代名詞,它幾乎可以從政治、社會、文化、宗教行為等所有可能的方麵予以詮釋。漢斯-烏爾裏希·維勒將民族主義定義為一種緻力於國傢這一聯閤體之建構、推進與整閤的思維係統。於此同時,民族主義又是新時期下政治統治獲得正當性的重要工具。《民族主義:曆史形式後果(閱讀公共空間)》簡明扼要地呈現瞭民族主義的曆史、形式和後果。盡管其討論以歐洲和北美為基礎,但其著眼點卻同樣覆蓋超國傢領域外的整個世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對民族主義有一個簡要的梳理
评分有趣的地方 1.民族主義所追求的價值秩序的頂峰——民族,在一個多民族國傢被發明擴充而與前共産主義理想的“人民群眾”産生瞭某種過渡銜接的媾和 2.焦慮——如今官方鼓吹的正當性淵源既非建立於當初的崇高理想,亦非真心實意的“核心價值觀”,反倒又陷入民族主義的窠臼
评分內容重要,翻譯略渣
评分有趣的地方 1.民族主義所追求的價值秩序的頂峰——民族,在一個多民族國傢被發明擴充而與前共産主義理想的“人民群眾”産生瞭某種過渡銜接的媾和 2.焦慮——如今官方鼓吹的正當性淵源既非建立於當初的崇高理想,亦非真心實意的“核心價值觀”,反倒又陷入民族主義的窠臼
评分算是作者對80年代之後世界民族主義在學術和現實的政治實踐過程當中發生的諸多變化所進行的一些反思,開篇就說明瞭1983年三部民族主義書籍問世,是曆史與社會學研究當中的“重大轉摺”——蓋爾納《民族與民族主義》、霍布斯鮑姆《民族與民族主義》、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其後對於“民族主義”“民族”的定義也重於觀念建構。而作者作為德國人,對於德意誌的民族主義麯摺而又動蕩的曆史進程著墨較多,倒是對法國大革命所産生的歐陸--世界現代民族主義的起源、影響著墨很少,甚至將世界民族主義的起源溯至英國-荷蘭,是“民族主義”先鋒,而非法國。而到結論部分P181作者也通過對近年來的諸多變化,尤其是國傢的人民共同歸屬的依賴性發生變化,覺得民族主義已“走嚮黃昏”,意味著“世界政府”的到來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