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仿论

摹仿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系德国著名学者,译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 埃里希·奥尔巴赫
出品人:
页数:694
译者:吴麟绶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5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025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奥尓巴赫 
  •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 文学批评 
  • 文学 
  • 德国 
  • 外国文学 
  • 文艺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埃里希•奥尔巴赫(1892-1957)的经典之作。在西方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曾再版九次,被译成西方主要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作者从美学角度出发,用文学史家的眼光,对西方三千年来最具影响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教会文学、骑士小说以及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各种写实风格及其发展,做了精辟的分析。其着重于表现严肃性、冲突性或悲剧性的尺度和方式问题,已经广为学术界重视。奥尔巴赫的拉丁系语文学研究,通过仔细考察语言和文学的形象化描述,指明了自罗马帝国一脉相承而来的欧洲各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和发展,对欧洲从古代史诗到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革命中人类的自我认识提供了全方位描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被引用的奥尔巴赫 ——《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引用) 论文摘要: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被现代文学批评广泛膜拜和征引...  

评分

本文翻译自Encyclopædia Universalis(法国综合大百科全书)的奥尔巴赫条目,撰写者为巴黎四大法语系主任Georges MOLINIÉ。这篇短文是为百科全书写的条目,尽管只有1000来词,但意思较难理解,所用的句式也偏复杂,将其转换成中文绝非易事。但作者比较精准地解释了奥尔巴...  

评分

《摹仿论》出版于1946,作者是埃里希·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原著是德文,1953年出版了英译本,普林斯顿大学2003年的版本,是纪念英译本发行50年的纪念版。该纪念版的前言是爱德华·萨义德写的,给予了《摹仿论》一书相当高的评价::“Books of criticism have usually...  

评分

李老师说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趣,诚不欺我,好喜欢!原因之一,奥尔巴赫对于理想的摹仿的定义是,“对日常生活的严肃模仿”,即要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体现出严肃性、问题性、悲剧性。全书以这一线索贯穿始终,考察西方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迈进和发展,以及如果没有基督教文学文...  

用户评价

评分

流亡年代出神书!尽管错译依旧俯拾皆是,但是译者功劳不可抹杀。毕竟奥尔巴赫通吃西欧文学,不受理论束缚,始终从文本出发,论证大开大阖,能引入汉语学界已实属不易。但是全篇译注寥寥无几,是否略显寒碜了些?求懂行的小伙伴编辑个注释本(合伙也许),以正视听…

评分

以“日常”与“崇高”将荷马、圣经到伍尔夫、乔伊斯连接起来。其中尤以三段讨论最为精彩:荷马史诗、但丁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奥尔巴赫并未有对任何作家过于强烈的偏好,而是让所有人在其笔下融贯成了一体,构成西方文学发展的画卷。整体偏向于文学意涵的讨论,仅仅在几个章节涉及到语文学的探讨。虽然中文为合译,但译文风格协调,优美流畅。

评分

作者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评分

用文字再现现实,这样一件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在《摹仿论》中却被展现为一种需要经历千年之久的艰难历程——一端是人自身意识的变革,另一端是语言的变革,然后才能织就一张可靠的捕捞现实的网。德国人擅长的宏伟构思能力和精微的古典语文学训练,再加上对文本的一种极为个人化的直觉,造就了这样一部文学批评的杰作。

评分

基本是大三西方文学史课的加强版,虽然奥尔巴赫要写的并不是文学史。作者语言非常流畅、平易,观点清晰。语文学的部分非常精彩,也因其总是从极端具体的文本细节而非概念体系进入,可视作精微的写作和阅读指导,而非空虚狡猾的理论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