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华
与萤火虫“一见钟情”的诗意学者
青岛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自2000年起,致力于萤火虫的考察与研究,是中国第一个萤火虫博士,发现并命名了雷氏萤、武汉萤、穹宇萤等多种萤火虫。近年来,因痛感萤火虫数量的锐减,积极投身萤火虫保护事业,通过讲座、著述、摄影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科学赏萤、保护萤火虫栖息地的理念,并成立国内唯一一家萤火虫环保组织“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国萤火虫研究和保护第一人。
◆ 让见过萤火虫的人重温美好,让没见过萤火虫的人弥补缺憾。
◆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泰戈尔《萤火虫》
《故乡的微光》是中国萤火虫研究第一人付新华教授十三年来的研究结晶。一本独一无二的萤火虫读本,有故事,有情怀,有诗意,带你走进梦幻般的萤火虫世界。
作者回忆了自己初见萤火虫的悸动,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寻找、考察萤火虫的美好经历,以及十三年来不减丝毫热情的萤火虫研究之旅。同时,书中还有国内种类最全的萤火虫科普资料、实用的萤火虫摄影指南,各种美轮美奂的萤火虫大片。
《故乡的微光》既是记录,也是怀念。透过这些朴实的文字和美丽的图片,可以看到作者对萤火虫,这些故乡、童年中闪烁的微光的挚爱与怀念,以及对萤火虫正在消失的现状的忧虑。
已经不记得多少年没见到过那微小的“飞舞的星星”了。那是孩童时初遇萤火虫时,激动地在作文里写下的比喻句。而如今,时光把童年里邂逅那些美好的事物和情境渐渐带走,生活成了另外一个模样。多少人,还会为那一丁点的“小星辰”执着、坚持呢。 《故乡的微光——中国萤火虫指...
评分九零后生人,长在城市,很遗憾我是没有见过萤火虫的。因而在读浦睿文化的新书《故乡的微光》时,我是心怀着好奇的。但当读罢本书时,好奇已然变成了遗憾——我错过了怎样的风景。 “有感情的”生物研究报告 我是赶上了“素质教育”的末班车的,因而在初中时有一项作业是要...
评分“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我记得我童年的时候还曾亲眼见过那些亮晶晶的、如漫天繁星一般的萤火虫的。只是,后来,不记得什么时候起,这些“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月边星”悄然失去了踪迹,再也寻觅不着。 是经济发展让这些旧...
评分和现在的年轻人说萤囊映雪、凿壁偷光,本身就是个错误,或许还会换来几声哂笑。这再正常不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意象和表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缔造了如梦似幻的虚拟世界,凡尘中的微光或不足恤。 但向旧世代挥手作别的时候,抱持同情之理解,当是基本的尊重。何况,许多东...
评分看过萤火虫,却没有见过老辈口中那么大片的,这大概是我们一代人乃至今后更多人的悲哀吧。作者是中国保护萤火虫第一人,也是第一个萤火虫学科的博士。书讲述了作者自己踏上寻找研究萤火虫的经过和发现之旅,并介绍可一些萤火虫种类和特性,看得出其考察广泛而深入,向这样的研究者和科普者致敬。书在悲叹萤火虫的现状,其实也在悲叹我们业已消逝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内心。
评分当我们的后代无法理解《虫儿飞》的浪漫和美丽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别让每一次的相遇变成永别,我们不想做最后的见证者。
评分看过萤火虫,却没有见过老辈口中那么大片的,这大概是我们一代人乃至今后更多人的悲哀吧。作者是中国保护萤火虫第一人,也是第一个萤火虫学科的博士。书讲述了作者自己踏上寻找研究萤火虫的经过和发现之旅,并介绍可一些萤火虫种类和特性,看得出其考察广泛而深入,向这样的研究者和科普者致敬。书在悲叹萤火虫的现状,其实也在悲叹我们业已消逝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内心。
评分丧心病狂 !!!
评分热爱大自然的人一定不可以错过这一本关于萤火虫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