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原籍南京,現居香港。作傢、文學博士,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係。文字齣版於兩岸三地。著有小說《硃雀》、《七聲》、《謎鴉》、《浣熊》,文化隨筆《繪色》等。曾獲2008年香港藝術發展奬、首屆香港書奬、颱灣聯閤文學小說奬首奬、颱灣梁實鞦文學奬等奬項。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傢書係”、“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係”、“2008—2009中國小說排行榜”及颱灣“2006年度誠品選書”。長篇小說《硃雀》獲選“亞洲周刊2009年全球華文十大小說”。2012年以新作再次獲此殊榮。
少年時的鋒利﹐塵埃落定。閱曆人生﹐體味文字的溫度與厚度。香港故事。
張愛玲一本《傳奇》﹐是寫給上海人看的香港故事。葛亮的《浣熊》﹐帶瞭異鄉的體溫﹐是寫給所有人的香港。
這城市的繁華﹐轉過身去﹐仍然有許多的故事﹐是在華服包裹之下的一些麯摺和黯淡。當然也有許多的和暖﹐隱約其間﹐等待你去觸摸。任憑中環﹑尖沙咀如何“忽然” ﹐這裏還是漸行漸遠的悠長天光。山下德輔道上電車盤桓﹐仍然也聽得見一些市聲。
——葛亮
有評論稱這是葛亮“最具香港本土特色”的作品。每一顆飽受煎熬的心靈,都是一頭暴躁咆哮的猛虎。而聰明成熟的體製懂得怎樣麻醉猛虎,研磨它的劍齒、修剪它的利爪、甚至摘除它的荷爾濛腺體。時代的“進步”似乎就匯集於這種手術的冷靜與不動聲色。然而,再嫻熟的手術也會發生意外,這部作品緻力展現的即是一例。
——2012年亞洲周刊華文十大小說授奬辭
葛亮的短篇很有味道,其核心就在于对故事的解构精准,他会在故事里先扯出一个点,再向外发散,而不同于他人的线条似递进,这样的好处不仅为了层次分明,更是把他所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数次轮回使读者难以忘却。比如首篇《浣熊》,名为浣熊的台风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穿插在故事里,...
評分葛亮《浣熊》。 葛亮先生早期的短篇小说,描写“后九七时代”的香港。台风天气从始而终,是一个低沉的征象。《浣熊》收录的诸篇同他后来的古典美学作品区别很大。前者似乎意在书写香港的城市病症,而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偷渡客身份又恰合葛亮他乡人的身份。 葛亮讲他是到香港后才...
評分——读葛亮〈杀鱼〉 一 在《浣熊》的自序里,葛亮谈及了王韬与张爱玲,不啻是对香港这座城市文学际会的一瞥,更是对自己写作的期许,以前辈的传奇为印证。套用他描述两位前辈的话说,“来了便不走了,作文章,写小说”,“身历艰辛的光景,留一点物欲的贪恋,聊作安慰”,是故...
評分作为出身于南京、现居香港的青年作家葛亮,在其最新小說《浣熊》中,正在两个方向上深入拓进:一个是地理与文化意义上的香港,一个是小说与文学的疆域。 因为香港是一座也许要长期甚至永远在此定居的城市,葛亮需要对其加以认识和了解,以让自己的生活感觉、生活经济学、生活社...
評分作为出身于南京、现居香港的青年作家葛亮,在其最新小說《浣熊》中,正在两个方向上深入拓进:一个是地理与文化意义上的香港,一个是小说与文学的疆域。 因为香港是一座也许要长期甚至永远在此定居的城市,葛亮需要对其加以认识和了解,以让自己的生活感觉、生活经济学、生活社...
驚艷到 美輪美奐啞口驚舌 這個南京人寫得東西真瞭得
评分驚艷到 美輪美奐啞口驚舌 這個南京人寫得東西真瞭得
评分友情打三星
评分怎麼辦……葛亮還是寫老派的東西好,最後一篇《竹夫人》差點讓我哭瞭。
评分怎麼辦……葛亮還是寫老派的東西好,最後一篇《竹夫人》差點讓我哭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