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著名財經作傢,“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常年從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主要齣版著作有:《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上下捲)、《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上下捲)、《浩蕩兩韆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吳敬璉傳:一個中國經濟學傢的肖像》、《大敗局》、《大敗局Ⅱ》等。其中《激蕩三十年》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最佳商業圖書”、“2008年《新周刊》新銳榜之年度圖書”,《跌蕩一百年》被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為“2009年度十大圖書”,《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
著名財經作傢吳曉波再度發力!
嚮錢穆先生之《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緻敬之作!
打破時間壁壘,勾勒曆代變法全貌!
探尋中國兩韆多年來經濟變革的得與失!
如果不研究曆代經濟的變革,
其實無法真正理解當前的中國!
兩韆七百年前,春鞦時期的齊國宰相管仲改製變法,使得齊國一躍成為霸主,傲視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時國庫充實,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麵為之緩解;公元1978年,總設計師鄧小平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百年積弱的中國經濟再度崛起,重迴強國之列。在兩韆多年的時間裏,中國經曆瞭十數次重大的經濟變革,每一次變法,都順應社會發展而發生,也都對曆史進程産生瞭重大影響。而今,新的社會發展又提齣瞭繼續變革的要求……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研究中國經濟變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對中國曆史上十數次的重大經濟變法的種種措施和實踐作瞭係統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變,坦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瞭中國式改革的曆史脈絡,又剖析瞭隱藏在曆代經濟變革中的內在邏輯與規律。辯駁得失,以史為鑒,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經濟史”。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李世民《旧唐书·魏徵传》 以前零星的知道一些关于古代、近现代改革的故事。比如从课本上《城门立木》知道了商鞅变法,从小说《新宋》和课本《答司马谏议书》中知道王安石变法,从《万历十五年》、...
評分先说疑问。 疑问一: 这本书跟《激荡三十年》一样,强调统一的重要性,屡次提及中国有一个特质:”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于是中国陷入,管制、衰弱、放权、混乱、再管制的死循环中。 有个疑问是这中循环真的是无法避免的吗? 书中记载: 在1997年开始,到2003年基本结束...
評分 評分对于一个经济学的外行来说,这书简单易懂,长知识,对于一些懵懂的经济学问题,看完后有豁然开朗之感,仿佛被打开了任督二脉。 这本书写到了历史上几次有名的变革,其中写得最有趣的是管仲这个人。管仲跟后面提到的改革者太不一样了。他重商业,鼓励消费,甚至鼓励奢侈消费。他...
評分作为中国经济变革历史的梳理,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但是对于这些变革超历史的远见分析存有不足,仅是提到背景和操作,未能已一个制度的完整历史角度考虑略有可惜(以商鞅,张骞为例)。另外谈到当代得失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明显的有所保留了,难为老吴了,也实在只能隔靴搔...
中央與地方、國營與私有、穩定與發展,中國曆代經濟改革都是在這兩者之間權衡利弊。中國古代改革智慧至今仍有啓發意義,尤其是三韆年前的管仲,職業分工、放活微觀、管製宏觀、資源國有、鼓勵消費、以商止戰。明清是對唐宋的大退步,直到改革開放纔重迴南宋的商業化城市化水平。
评分纔華橫溢,條理清楚,但是讀多瞭曆史,總覺得吳曉波是按照記者的筆調寫曆史,雖然深刻之語,卻無深刻語境。不過此書適閤對中國曆史、中國經濟有興趣的朋友,是很好的入門書,五顆星~
评分瞭解中國經濟邏輯,好得不能再好瞭。2013/7/13-7/31看完兩遍遍視頻。2013/9/16-9/28讀書第一遍。2013/11/7-11/12讀完第二遍。
评分其實不是寫經濟,而是以經濟為脈絡,寫曆史與現代的更迭,擺事實,講道理,讓你知道整個中華其實就是幾個人說話,數億人聽話的運作模式。不過,到現在,從國企改革土地流轉到利潤市場化,改變也在不斷發生。未來,希望不是機械重復,走著瞧吧。
评分馬剋思的偉大貢獻就在於,他發明瞭從經濟來看待社會發展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