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记者和作家,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因其笔锋冷峻犀利而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同时他的作品不失深沉,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深刻的迷茫和反思。其《老人与海》获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美国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永别了,武器》(AFarewelltoArms)是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929年写成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意大利军中作战的美籍救护车司机中尉弗利德利克·亨利的角度进行叙事,精炼的语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批判了战争的荒谬、虚无和非理性。
海明威的书中,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上海译林出了海明威的文集,一共16本,本来很有全买的冲动,但理智告诉我还是先在学校借本来看看再说。凭借着直觉我借了这本《永别了,武器》。 开始看的时候心情是很轻松的,主角想必也一样,一个美国人,加入了意大利的军队,成为救护队的...
评分 评分 评分后半部分看的好难受
评分“我不怕死,我只是憎恨死亡”
评分前面有些冗长,但是后面写在瑞士的时光的时光,觉得和平太重要了,战争太残酷了
评分在全球化的同时,伴随着信息化,这让世界变得很平,以至于欧美国家那一点先发的优势很快会荡然无存。当然,如果欧美国家能够秉承过去几百年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取,亚洲国家追赶起来还真不容易,但是由于左派运动的兴起,寅吃卯粮的享乐主义在那些国家蔓延,以至于它们几乎无药可救了。 于是,在冷战结束后不到 20 年的时间,很多最初倡导全球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绝大部分欧洲国家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反而成为了全球化的牺牲品——它们原以为自己可以像当年英国和美国那样是受益者,但是忽略了力量的对比是此消彼长的——等它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一些国家试图设置贸易壁垒,其实已经变得无效了。过去,用石头垒起来的堡垒是经不住大炮轰击的,今天贸易的壁垒也是经不住高质量,低价格商品的冲击的。 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评分轻描淡写战争的残酷,美国人那种大片式孤胆英雄原来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翻译有点烂,其他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