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是法國象徵派詩歌的先驅,在歐美詩壇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惡之花》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一。從1843年起,波德萊爾開始陸續創作後來收入《惡之花》的詩歌,詩集齣版後不久,因“有礙公共道德及風化”等罪名受到輕罪法庭的判罰。1861年,波德萊爾申請加入法蘭西學士院,後退齣。作品有《惡之花》、《巴黎的憂鬱》、《美學珍玩》、《可憐的比利時!》等。
郭宏安,1943年生,吉林長春市人,原籍山東萊蕪縣。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國文學係。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本書收集瞭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和《巴黎的憂鬱》兩部詩集中所有的作品。前者共計161首詩,是波德萊爾的代錶作,也體現瞭他的創新精神。正如詩集初版時廣告的說明和評論:《惡之花》“在於勾畫現代青年的精神騷動史”、“錶現現代青年的激動和憂愁”。而後者共收有散文詩50篇,繼承瞭《惡之花》的特性,錶達瞭對骯髒而畸形的現實社會的鞭撻。
我们将拥有一张充满幽香的床, 如墓穴一般深的长沙发, 架子上摆满奇花异葩, 在格外美丽的天空里绽放。 我们将耗尽最后的热情, 两颗心好比两把烈焰, 两个灵魂合成一对明镜, 在互映中闪现光辉。 在碧蓝粉红交织的神秘之夜, 我们将唯一的电光呼唤, 如一声充满哀怨的叹息; ...
評分 評分我一直认为同质者有一种心灵相通的羁绊,即使跨越时代,跨越国界,仍然存在。Poe怪诞的想象力给Bodelaire带来了灵感,后者则将Poe传回了美国,让他被重新发现。《巴黎的忧郁》比《恶之花》更加细腻辛辣。犹如一朵黑色大丽花,盛放在Satan的宝座之前。
評分我很犹豫,因为我不断的看到恶之花 女人,男人,植物,动物, 花比喻好看,生长, 恶是土壤,是真实。 犹豫的男人,不断的去尝试与思考,仍然得不到满足。 而他的周围一切都在生长,就算张的很丑。
評分看了几年没看完 看到一点 看到一半 打断后又从头再看。很喜欢 不同的年龄层看有不同的感受吧,写不了书评 只能写感受。也许把人的感受剥透彻了用与众不同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给别人。从中感同身受,也许也要同时具备当时社会的背景。很多都能和作者沟通的感觉
郭譯本挺符閤現代詩節奏的。大部分比錢譯本簡潔
评分我喜歡你的一切,活躍或有病。
评分初戀
评分翻得比較正瞭
评分果然是詭譎與邪惡的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