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想起另一本萨特的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社会中心价值观的沦丧,如尼采所言:上帝死了 引用了比较多的神话来讨论个人自我的成长以及如何克服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外在焦虑。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罗洛梅曾在神学院深造,并取得过神学学士学位,所以...
评分 评分罗洛梅是我的偶像,因为他老先生四十岁才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我也希望自己四十岁之前能有个心理学博士帽带带。而且他也是学文学出身,呵呵,我的一个标杆。 其实我更想看他的焦虑的意义,可惜没看到中译本。这本书现在只看到一小半。不亏是学文学的出身,整了一堆...
评分 评分超喜欢!此书作于50年代,其中对弗氏精神分析的运用,对超越式统合自我的追求,多少因时代性而缺乏说服力。但最具价值的,是作者凭借深刻洞察力直指而出的现代人性之问题与困境,这些分析直到今日都如此准确,令人共鸣且警醒。前两章尤其值得一读,对生于余音的年代而无法理解寻觅问题之根源的我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回答。
评分前几天回家终于看完了。时间太过匆忙,没有形成一个全部的感觉,因此特别震惊:前半部分好像是在写现代人的空虚感和无力感(我如此惦念这本书也是为此),后半部分居然是写寻找自由的。。。。印象很深的是,人主动或被动地放弃自由之后,内心会有很强的怨恨。真的是。
评分值得多次看
评分值得多次看
评分值得多次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