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1955年生於長春市,曾隨父母插隊農村和作為知青插隊前後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學中文係,後做電影廠編輯。1985年遷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任教。
曾齣版過多部詩集、隨筆集和小說。近年作品有:《我的紙裏包著我的火》(詩集)、《世界何以遼闊》(詩文集)、《安放》(隨筆)、《一直嚮北》(隨筆)、《傾聽與訴說》(隨筆)等。2012年3月齣版隨筆《上課記》,廣受好評。
《上課記2》內容簡介:2012年末,王小妮辭去教職,離開講颱。《上課記2》是她2011和2012兩年的“教後感”結集,也是《上課記》唯一的續集。《上課記》傾嚮於記錄和感受,在執教初期,王小妮對她的教師身份還有諸多新奇和睏惑,這些情緒真實地呈現在她的文字中,是《上課記》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課記2》比前作更為成熟,她對教師身份和學生生活的觀察和思考更為冷靜和內斂,驚訝漸少而悲憫之情愈多。
《上课记》的书腰上印着崔卫平的话:她在课堂上发现的诗意,比十个春天还要多。 那是诗人王小妮在大学任教五年之后,出版的一本“个人记录”。里面写满了她的课堂和学生、投入和发现。王小妮又上了两年课,于是有了这本新出的《上课记2》。按照之前的说法来算,这里头...
評分我对王小妮有着莫名的感情,我不知道是因为曾经给我留下过深刻阅读体验的一本《安放》,还是因为同样勾起我思乡情潮的一本《一路向北》或者《倾述与诉说》,尽管我知道她早就向南而去,但我还知道她是长春人,我呢,身在北方,如此想来我们曾经的地理上的距离应该是很近的,况...
評分作为一名从教8年的高校教师,我对反映校园生活的一切文字都觉得特别感兴趣,但之前看到的大多是文学著作,而没有看过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对自己教学和自己学生的一些言语及行为的真实记录。如今,看《上课记2》,突然让我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世界不应...
評分王小妮的坚守《上课记2》 一般续集总是没有第一本好,不过平心而论,第一本给人的感觉总是首创,有新鲜感,第二本从总体上就没有了太大的悬念,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改变,即便是两者水平相当,也会让人因为审美疲劳而感觉不如当初了。《上课记2》也是如此,不过虽然没有第一本...
評分边看书边想着如何写书评,可看着书中和自己相同的情绪、感受,满心话语却无从下笔。 当局者迷。 小妮老师旁观者清,我挺理解我的同龄人为什么愿意向这位有年龄代沟的老师讲述自己的故事的。 因为我也愿意讲。 因为她懂我们。因为她陪我们一起回忆过去的伤痛;她看着我们的吃...
其實一直很想跟同齡人推薦這本書,雖然講的都是平常事。與其說是上課筆記,倒不如說是本紀實文學。看完,感覺人人都不過是在靠著一點點希望生存著,大約是悲觀瞭。
评分一如第一部 最為珍貴的是閃現其中的點滴記憶 來自校園 來自五湖四海為其所遇的性格 想法各異的學生們。而那脈脈的注視中 真的飽含瞭很多的期許 我想 我也能夠感受得到——相比文字更為可貴的是 一位可愛可敬的老師 始終的陪伴。
评分裏麵有幾個學生對我觸動很大,一個是去大理蒼山茶場的晏子,一個是去颱灣做交換生的女孩,還有她寫的《我的颱灣老師們》,這篇文章對我觸動很大,真想去颱灣看看,想知道是怎樣的一方水土讓老師這麼認真教書。
评分書一般,但至少真誠,值得隨便翻翻。
评分太多會心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