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一九四九年到台湾。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奉为直“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近著《我们没有明天》获选为本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书。
此书有无删节,我尚未看到。台版的胡适评传哪里有电子版的书,尚未搜集得到,还请高手指点一二。 可以和大陆版的胡适评传比对一番,将删节整理出来,这样此书的大陆版即为完璧啦。
评分这里描写的是早年的胡适之,从父母家庭开始,到留洋为止。就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并不太计较这个少年将来是流芳千古、遗臭万年,还是籍籍无名、庸庸碌碌。 李敖那种恣意放肆的风格不算太多,算得上比较如实的记述。引用的注释如此之详细,也算是旁征博引了。单从注释着手,也是研...
评分胡适,1891.12.17—1962.2.24。 毛,1893.12.26—1976.9.9。 同样的环境,催生了不同的思想,而且两个人的道路到后来更是大相径庭。 李敖这本书讲了胡适留美前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他父亲、母亲的背景和对胡适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探讨了胡适自由思想、改良思想的形成以及他...
评分这里描写的是早年的胡适之,从父母家庭开始,到留洋为止。就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并不太计较这个少年将来是流芳千古、遗臭万年,还是籍籍无名、庸庸碌碌。 李敖那种恣意放肆的风格不算太多,算得上比较如实的记述。引用的注释如此之详细,也算是旁征博引了。单从注释着手,也是研...
评分有个网络词——“坑”。所谓坑,是指确实未完结但是你一开始读的时候不懂得它可能未完结、还可能永远不会完结的作品。这年头,挖坑有理、填坑无望。正是常在网上走,哪有不掉坑。更何况烂文易防,大坑难躲。往往是摔下去好半天我们才懂得惊呼。 我开始读这本《胡适评传》的时...
看的第一本注释比原文还要长的书。。。记录了胡适出生到公派留美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本以为李大师会对胡适心慈手软,好歹胡适在他落魄的时候还给他若干大洋接济,但是李敖一贯他的笔调,似乎行文也没看出来有多推崇。最近对民国史莫名其妙的重试兴趣。
评分2011.9.23-10.14 相对我积累读过的书来说,写作方法比较独特,对所谓的评传有重新认识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觉得总体来说:台湾作家的学养与素质相对大陆作家要高的多。
评分排版问题很影响阅读效果,文字过于详尽,有一种废话太多的感觉。
评分看的第一本注释比原文还要长的书。。。记录了胡适出生到公派留美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本以为李大师会对胡适心慈手软,好歹胡适在他落魄的时候还给他若干大洋接济,但是李敖一贯他的笔调,似乎行文也没看出来有多推崇。最近对民国史莫名其妙的重试兴趣。
评分看的第一本注释比原文还要长的书。。。记录了胡适出生到公派留美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本以为李大师会对胡适心慈手软,好歹胡适在他落魄的时候还给他若干大洋接济,但是李敖一贯他的笔调,似乎行文也没看出来有多推崇。最近对民国史莫名其妙的重试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