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蓓,美国乔治亚大学视听传播硕士、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学士。曾任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讲师、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讲师、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编辑、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纪录片《无米乐》、《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媒体总监。现专事写作。
著有:《艺术家素描》之《侯孝贤》、《杜笃之》篇等。主编:《视角边缘——吴其谚文集》。译有:《大英视觉艺术百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全集》第一集《埃及与古代近东》、《再见特吕弗》。
《十年一觉电影梦》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书中真实回顾了他的成长岁月、每部电影创作的用意、遭遇的困难、对演员的看法及相处、参加影展的经验、得奖的幕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等。
在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里,有的作品没法看全,比如费穆,能看到的基本都看过了;有的作品不想看全,比如贾樟柯,《无用》和《河上的爱情》实在没有信心看下去;有的作品犯懒没看全,比如黑泽明,至今连他的古装片都还没看完。倒是正好把李安的作品给看全了,而且很显然会一路跟...
评分在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里,有的作品没法看全,比如费穆,能看到的基本都看过了;有的作品不想看全,比如贾樟柯,《无用》和《河上的爱情》实在没有信心看下去;有的作品犯懒没看全,比如黑泽明,至今连他的古装片都还没看完。倒是正好把李安的作品给看全了,而且很显然会一路跟...
评分亲爱的李安——《十年一觉电影梦》读后感 亲爱的李安: 您好。 想了半天,还是无从知晓如何称呼您,叫先生、叫老师、叫导演,似乎都不合适。您并不认识我,而我不过是一个热爱电影,坐拥二十年华而不知如何是好年轻人,在诸多理想与现实的雾气茫茫中仰起头,期望能够...
评分日前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度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当整个华人世界再度沸腾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李安,还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文雅谦和,他像极了镜头下的儒侠李慕白,就算在战斗的时候,也是那么玉树临风,似乎世间万物都无法动摇他的心神。我想,投资人和制片人选他...
评分李安是我喜欢的导演之一,喜欢他的电影,不仅仅是喜欢他说故事的方法,还喜欢他的影片中透出的温和而儒雅的气质,这在我看来,是他个人特有的印记,就好像看冯小刚的电影,能看到冯式调侃,看周星驰的电影,能看到周式无厘头,看张艺谋的电影,总能看到大面积的纯色。李安的电...
书不错,亮点有三:1、李安对好莱坞占据“普遍性”的分析,指出好莱坞不过是通过占据放映权而占据普遍性的叙事权,导致世界其他国家电影人故意走不同的路。2、李安对独立制片模式的讨论及自己工作中“研究”部分的展示,[卧虎藏龙]宣发工作。3、对“文化中国”的探讨。书不错,除了最后讲到[卧虎藏龙]开始语无伦次,毕竟这本书前面的部分都是在铺垫这部电影(台湾版是在李安获奥奖后推出),读到李安炫耀式的对中国武术的堆砌材料真是想骂人了。
评分1,认真细腻,没有大话套话空话,这就是难能可贵!2,李安片子的背后都有对于生活的深刻而细微的洞察,故事是虚构的,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细节确实充满真实感的。文艺作品必须要有创作者对于文化社会生活的思考。最终,李安的作品能够在口碑和票房,艺术和商业上取得好成绩,大概也是因为这些。不懂艺术的商业片是不可能成功的!
评分李安形容自己的那句话足够准确:生活里,他是隐忍的余秀莲,内心里,他却是率性的玉娇龙。
评分有点后悔这么晚读,但出国几年读也是正好,夹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才能让我真正明白。最大的受益不仅仅是导演技法上的,更是电影前期选材,后期宣传,甚至整个人生的电影计划要怎么走,都是要一再三思的。但总归时代真的变化太大,李安的那一套路子在当今一定是无可能再复制。
评分最后一章简直看得热泪盈眶啊。最喜欢李安的一点,是他从来都在人性的暧昧幽微处讲故事,如西片中讲理性与感性,如国片中讲阴与阳,都不是二元对立,而是两者间的摆荡与调和。另很重要的一点,是李安总能提供给我很“对”的认识事物的切口,如从南北战争看美国精神,如从70年代家庭切入后现代,如从《卧虎藏龙》思考武侠片的元问题及中国人的性格。越读到后面越能懂得安叔在拍《色戒》时“《色戒》是我心中的恐惧,想逃开却又不得不碰触”的独白,也越来越觉得,通过电影,可以将一部分自己寄于其上,从而更加安心本分地过现实中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