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61号公路,亦名公路。自由职业者,名字来自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名。早期受台湾文学、音乐的影响开始写作,1997年担任《音乐生活报》人物版编辑记者、专栏作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四样东西:书、音乐、烟以及爱情。人生不是公路,无法重返,惟以谦卑的姿势写字,使一切看起来好像有那么一点意义。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开启年轻人的原创精神,影响几代音乐人,成就了华语流行音乐史上最重要的篇章。
自1975年以杨弦、韩正皓、吴楚楚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民歌”,1976年以李双泽、胡德夫、杨祖珺为代表的“淡江——《夏潮》”,1977年以李建复、苏来、梁弘志、蔡琴、叶佳修、齐豫等为代表的“校园歌曲”始,台湾现代民歌运动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梦想与转折……
这本书回顾了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记录台湾三代音乐人的音乐理想与往事变迁。这是一代人对台湾音乐的礼赞,也是对过往青春岁月的纪念。
我歌且谣,歌永未央 ——兼评《永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 泱泱30年,人生已过华年。再回首,听氤氲妙音,也以丧失了初时的感动。惟有音乐不朽,或可作为永久的纪念,让后来的人们寻着屐痕,追索那些遗失在岁月中的歌声,让人们再度想起那些音乐! 《永...
评分且不说台湾民歌,从我初次接触音乐,约12年前,初中一年级,听卡带的年代,就对台湾的校园民谣发生蜻蜓点水般的兴趣。那个时候听歌,极为单纯,说肤浅也是可以的。如今再次来听这些歌曲,心中不仅仅是怀旧了,我们不是需要“怀旧”,我们只是想“记得”,记得还有这样的歌谣...
评分我从来不怕承认我是个音乐白痴,上天是公平的,它尤其了解我这样心小的人,忠于文字后连图像的赏鉴权利都丧失,何况是更加奢侈的音乐。 我从来没觉得失落,环家的传统是走音,我居然还能在KTV的充分调教下让一起唱K的同志们有赞赏的可能已经是奇迹。所以心平气和的忽视...
评分在北京怀台湾的旧 前年,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在北京地下音乐根据地之一「愚公移山」酒吧,举办了一场「有时代象征意义」的演唱会。去年5月,他又来到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之后更把演唱会一路开到上海、广州、深圳——那里,早已有无数歌迷等着他。风生水起,这些演唱会带...
评分和《永远的未央歌》DVD一起推荐。 爱民歌的人们有福了,有关那个木吉他的年代,我们熟知和不知的种种,都在这本书里呈现。 蓦然发现,这也是我的三十年啊,原来这是注定好的朋友,或早或迟,都要来一次倾心的见面,其实彼此早已熟悉。
这些书我怎么都没标注。互联网的时代毫无意义的一本书。
评分社会学系图书馆,你真是太可爱了!【感觉太浅,有机会要看看那本频频被引用的张钊维。
评分起手辉煌,渐趋散颓,末尾上扬,不知作者格局所致,还是历史原本如此。《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构筑了深沉宏阔的分析框架,本书更像是充填其间的记者手记和乐人相册。爱音乐,但年轮沉淀太轻;有情怀,但土地气息太浅。青春欠的债,同歌不同缘。归去来兮思想起,民歌已是四十年
评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现在对小清新无感了。
评分读完后对台湾的民歌/民谣,甚至整个华语流行音乐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