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田曉菲 陶淵明 文化研究 海外漢學 塵幾錄 海外中國研究 手抄本 古典文學
发表于2024-12-22
塵幾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塵幾錄》一書旨在嚮我們展示,讀者不僅體驗作者,而且,更通過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閤自己的解讀來“生産”或“創造”作者。《塵幾錄》以東晉時代的詩人陶淵明作為切入點,檢視瞭文本傳播的機製與曆史。作者以歐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為參照係,展現瞭中國中古時期文本的流動性,以及中國手抄本時代的文本如何因為後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構和變形。
田曉菲,1971年生人,6歲習古詩,古今中外,閱讀頗豐。1985年經過北京大學英語係、心理學係、中文係老師麵試,特招進入北大英語係。而當時年僅14歲的她,以與生俱來的纔情和聰穎,已齣版兩本詩集,名動天下,真正是少年成名。時隔多年,再次齣現在人們視野中的田曉菲已是執教於哈佛大學東亞係的年輕學者田曉菲瞭,不時有佳作問世,顯示瞭她深厚的知識積澱。讓人驚訝於她的纔情之餘,更驚嘆於她學者的嚴謹與智慧,以及她勤奮踏實地走過的每一步。從北大畢業後,田曉菲遠赴大洋彼岸求學,於1998年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柯蓋特大學,康奈爾大學教書,現在哈佛大學任教。
這本書寫得擰巴,題目是宇文所安所愛,全文純然是宇文所安的研究口氣,我不知道田曉菲花瞭多大的力氣來擺脫自己從小所受的傳統中國古典文學教育,來達到海外漢學傢的研究思路——當然,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評分有些人爲什麽連paraphase作者的觀點都做不好卻來黑作者?作者什麼時候不懂文獻學瞭?是因為你們心中的文獻學不是目錄版本校勘而是其他什麽很H的事情嗎?作者什麼時候說她贊成“見南山”瞭?不要把描寫當成觀點好不好。
評分立論甚高且有說服力,對一種“寫下的、固定的、可以被還原的”原本的拆解,如果說文獻學的一重目標是“判彆材料給個能兼顧所有真材料的解釋”,那麼許多時候在判彆一步就開始動用闡釋後的闡釋,一個無解的死循環。很喜歡講中國文化高度自覺所以渴望天真的那一段,用言說談論忘言,說陶淵明既是作者又是述者,誕生瞭對乞食這種“敘事”感的詩的精妙分析,但如果是用它來看《飲酒》的話,就覺得好像有點把詩歌太過往performative方嚮讀解,我更傾嚮於看到這些詩裏自我對話和排遣的成分。另外就是,最近論文讀瞭批陶淵明研究,內部未嘗瞭斷的不同見解/爭辯何其多,遠不是宋學傳統下的鐵闆一塊,在她以傳統陶淵明研究為論辯對象時,也自行塑造瞭一個均一和簡單化的論敵吧。
評分隨便翻翻,沒有認真讀,覺得有些隔。
評分不夠闡釋學的闡釋學研究——我很好奇用這種方法的作者,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潛在假設也可能是被樹立起來的形象而已,比如宋人樹立陶,我們樹立宋人,然後又用我們樹立的宋人去樹立陶。 然後進入瞭無限闡釋的循環怪圈,還是讀讀詩吧,畢竟詩還是為瞭美,而不隻是闡釋的吧?
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 (427-1900) (Wendy Swartz 2008) Review: Tian Xiaofei—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Focuses on this special topic in Tao’s reception history: the edition and...
評分看完了《尘几录》,感觉有几点挺有启发的。 ①在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上,读者不仅亲自对作品进行塑造,并用自己参与创造的文本“证明”他们的诠释。 ②应该把陶渊明放在他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语境中进行探讨。陶渊明诗是根植于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要熟悉老庄,《诗经》《论语》《...
評分在看尘几录。看了一多半,本来不准备现在来写它,但是看到豆瓣上有骂的极莫名其妙的红评,终于忍不住来说说这本书。毕竟你知道,文人骂文人都是狠绝的,引经据典只为人身攻击,训诂释文,恨不得把人的样貌五官,习惯衣着拿着放大镜来嘲笑。一来是显示自己的学问品位,二来,是...
評分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 (427-1900) (Wendy Swartz 2008) Review: Tian Xiaofei—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Focuses on this special topic in Tao’s reception history: the edition and...
評分读田晓菲《尘几录》,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一个历史学上的问题,即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理论。其实,不仅中国历史,不仅陶渊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名人的历史,恐怕都存在着一个“层累地造成”的问题。克罗齐所谓“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达...
塵幾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