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萨克雷 外国文学 英国 小说 名利场 英国文学 名著 经典
发表于2025-04-01
名利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穷画家的女儿蓓姬·夏普,自幼失去父母,但绝顶聪明。她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从寄宿学校毕业后,由一名家庭小教师起步,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削尖了脑袋钻进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交际明星。这一尤物的发迹历程,在滑铁卢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映衬下,展现了堪称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一个女冒险家艺术形象。萨克雷的词锋犀利,机智幽默,解剖人生精妙入微。本书问世将近一百六十年来,一直被誉为一面讽世明镜、一部警世宝典。
萨克雷(1811-1863),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名利场》是他的代表作。
虽然翻译很头疼但是故事超棒……堪比甄嬛⋯⋯
评分精装硬壳版。长篇小说真是很耗费心气的创作,《名利场》的后半部分不可挽回地陷入了失败,笔力耗损严重。所以,必须对萨克雷交付足够的忍耐,因为他几乎有着维多利小说所有的问题:冗长拖沓、线索庞杂漫漶——以至于作者经常在人物的外形描写(譬如艾米)、人物的性格刻画(譬如罗登)上闹前后不一致的矛盾。但是,有时候又觉得对他忍耐是值得的,因为萨克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美学成就:彻底放弃叙事的共谋,不再从感情认同上与主人公站在一起,而是不断抽身出来,明骂暗讽、反补一刀,这种“放弃共谋”的手段需要狠得下心,就像溺死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老辣旁观的叙事立场也带来了一种新的景观:对道德说教的回避,萨克雷一心展现那些乌糟糟的人与事,从《潘登尼斯》到《名利场》,华服之下的烂疮恰是他的所爱,也成就了他与道德化的狄更斯等人的不同。
评分萨克雷写了每个人的一生 却像在写每个人的每一天
评分想钻进去的那个人,最后被人淡忘,想逃脱的那个人,最后收获了幸福,想追寻的那个人,最后追寻的跟想要的有偏差,世事就是这么捉弄人的
评分萨克雷写了每个人的一生 却像在写每个人的每一天
译自http://www.spectator.co.uk/the-magazine/books/3083101/morality-play.thtml EDWARD AVERY, Spectator Every year, when winter descends on the country, one of English literature’s great works always finds itself pulled down from my bookshelf: namely,...
评分我曾经听人用"尖酸刻薄的英国老太婆"形容一位过分挑剔的朋友,才知道英国老太婆还有这样的特长。我只知道英国的老头子也是很擅长挑剔人的:热爱反讽的小说家挑剔起他们的人物来,未必会输给街边聒噪的老太婆。 反讽有机智的好处,可机智要作为点缀才好。萨克雷的机智太多太热...
评分李嘉欣说,一开始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她漂亮。 我想,这句话证明她是聪明而清醒的。 时装杂志采访她,问到可有看过亦舒写的印度墨,她答,不曾,我不看chick -lit(少女读物)。 亦舒谈起她,说法却是:那时她对我说,倪匡他不理解,我得生存下去啊。 ...
评分译自http://www.spectator.co.uk/the-magazine/books/3083101/morality-play.thtml EDWARD AVERY, Spectator Every year, when winter descends on the country, one of English literature’s great works always finds itself pulled down from my bookshelf: namely,...
评分爱米利亚是我论文的人物分析对象。为什么会选爱米利亚•赛特笠,而不是《名利场》中无论在样貌、口才、技能各个方面都更胜、更吸人眼球的利蓓加•夏泼呢? 因为爱米莉亚的性格实在是很有趣。《名利场》的作者萨克雷开篇就说了,这小姑娘“心地厚道,性格温柔可疼,为人又...
名利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