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蔭麟,筆名素癡,生於廣東東莞。1921年,考入清華學堂,鏇赴美國留學,在斯坦福大學先學習西洋哲學,一直任教於清華大學曆史係,主講中國學術史與宋史等課程,20世紀30年代與吳晗、錢鍾書等並稱清華文學院4纔子。
呂思勉,著名曆史學傢。1949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一級教授﹑上海曆史學會理事﹑江蘇省政協委員。
蔣廷黻, 1912年,蔣廷黻隻身留美,入俄亥俄州奧伯林學院主修曆史,獲博士學位。同年,蔣廷黻迴國擔任南開大學曆史係教授,1929年,轉人清華大學任曆史係主任,被譽為“一代學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
《中國史綱(套裝全3冊)》內容簡介:中國為世界上曆史最完備之國傢,又中國史所包地域最廣大,所含民族分子最復雜,因此益形成其繁富。若一民族文化之評價,與其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則我華夏文化,於並世固當首屈一指。然中國最近,乃為其國民最缺乏國史智識之國傢。何言之?“曆史智識”與“曆史材料”不同。我民族國傢已往全部之活動,是為曆史。其經記載流傳以迄今者,隻可謂是曆史的材料,而非吾輩今日所需曆史的智識。材料纍積而愈多,智識則與時以俱新。曆史智識,隨時變遷,應與當身現代種種問題,有親切之聯絡。曆史智識,貴能鑒古而知今。至於曆史材料,則為前人所記錄,前人不知後事,故其所記,未必一一有當於後人之所欲知。然後人欲求曆史智識,必從前人所傳史料中覓取。若衊棄前人史料而空談史識,則所謂“史”者非史,而所謂“識”者無識,生乎今而臆古,無當於“鑒於古而知今”之任也。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撰述通史的传统。先秦时期的《世本》是中国最早的通史著作。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为历代通史确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目的,为后世历代效仿。随后,在朝代的更替中,一些通史巨著不断涌现。如唐代的《通典》、《通选》等,宋元时期的《资治通鉴...
評分无论中外,历史总会给人留下无穷无尽的魅力。而人们对历史也总是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历史以这样那样的评价。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史”的定义是:“史,记事也。”“记事”可谓是历史给人的最大的印象。当然,历史的“主角”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那么多的人才...
評分历时半月初步通览这部“台海版”的《中国通史》,(同时读了《权力与特权一书》,两书共计一百万字。)主要费时的事情是给一些生字注音。我这个习惯是为了以后复览方便,如果诸位愿意学习,也是可以的。 在此之前,我读过两种中国通史类书籍,其中一种为“安师大版”的《中国通...
評分早在高中的时候,我的历史老师便曾向我们推荐过《中国通史》一书,无奈当时学业繁多,后来有空闲的时候又因为此书太多版本与太多作者都有著写同名作品,以致不知如何挑选,与老师也久无联系,我本人又不在历史学科深研,遂放弃阅读的想法。今年看到汇智博达的编辑,从市面上繁...
評分01 台海出版社将民国时期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形成这套《中国通史》。全书共为三册,上册主要讲述上古文明之初至楚汉相争这段历史,中册主要讲述汉朝至元明这段历史,下册则主要讲述了清朝至民国这段历史。 这套《中国通史》的作者分别是张荫麟...
終於有一點曆史入門的感覺
评分詭異的作者
评分終於有一點曆史入門的感覺
评分喜歡張蔭麟
评分囿於時代 未免簡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