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布卢姆(1930-1992),美国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及翻译家,195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后回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任教授。著作有《莎士比亚的政治学》(1981)、《巨人与侏儒》(1990)、《爱与友爱》(1993)等,译著包括卢梭的《爱弥尔》(1979)及柏拉图的《理想国》(1990)等。
This work by 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ofessor was a bestseller in cloth. According to PW, "marred by the author's biases, this jeremiad laments the decay of the humanities, the decline of the family and students' spiritual rootlessness and unconnectedness to traditions."
写字的瞬间,问哲学系毕业的同事:“你会不会突然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 “不会”。 最近我的状态就沉浸在“没有意思”世界里。尽管早在以往阅读中,不止一个作家耐心而又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任何寻找意义的尝试都是徒劳。以自己的思辩能力、独立...
评分从目录就能看出布卢姆从他老师那里学来的写作伎俩,把最重要的信息安排在全书进程的四分之三处。“大学生”和“大学”分别是经验性的引子和结语,而作为“美国风格”的“虚无主义”当然才是讨论的核心主题。至少从结构上来讲,这本《美国精神的封闭》和《自然权利的历史》可谓...
评分从目录就能看出布卢姆从他老师那里学来的写作伎俩,把最重要的信息安排在全书进程的四分之三处。“大学生”和“大学”分别是经验性的引子和结语,而作为“美国风格”的“虚无主义”当然才是讨论的核心主题。至少从结构上来讲,这本《美国精神的封闭》和《自然权利的历史》可谓...
评分来源: 张益清的日志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这个great books education的鼓吹者,早已过世的Allan Bloom,写出了我从小到大,从中国到美国不断经历和重演的一个困惑,那就是古典文学、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缺席。这种缺席并不是表象上的。在美国,莎士比亚仍然是中学...
评分这本《美国精神的封闭》一年前就看完了。当时本来想写篇书评,后来因为俗务缠身,就耽搁了。前两天,收拾书柜,又看见了它。重新翻了翻,读了几页,感觉依然良好。 实际上,当初读的时候,刚开始我非常不喜欢。艾伦·布鲁姆有那种文化老人的神经质,絮絮叨叨,什么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